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当一捧捧稻谷 , 一畦畦蔬菜 , 化作餐桌上的佳肴、成为舌尖上的美味 , 我们可曾想过 , 春寒料峭中的播种、暑热如蒸时的劳作?面对“每年浪费粮食3500万吨”“每人每餐浪费93克”这样触目惊心的数据 , 我们可还记得“一粥一饭 , 当思来处不易”的传统?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谁知盘中餐》 , 今天播出《夏至熟黄瓜》, 解密山东寿光黄瓜从采摘筛选到物流运输、批发售卖 , 最后走进千家万户餐桌的全过程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本文插图

采摘筛选:从“经验种菜”到“国家标准”
“这一棚黄瓜像金贵的状元郎”
东经118度 , 北纬36度 。 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 。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西丹河村蔬菜大棚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本文插图

李瑞清家大棚内景
8月18号凌晨5点 , 天光微露 , 北方三伏天的清晨 , 蔬菜大棚里的温度已经超过30摄氏度 。
4点就起来忙活的李瑞清和丈夫董志亮汗流浃背 , 正加紧采摘黄瓜 。
眼前 , 细长的藤蔓上面缀满鲜绿色的黄瓜 , 顶着黄花 , 带着白刺 , 翘着露珠 。
有句诗说“夏至熟黄瓜”, 进入收瓜季以来 , 李瑞清两口子每天有18个小时要扎在大棚里 。
李瑞清: 它和人似的 , 给它供不上营养 , 它就长得不那么好 , 浇上水 , 施上肥 , 它就长得好 。
李瑞清一边忙着扶好倒下的藤蔓 , 一边细数自己摸爬滚打十几年来的种瓜心得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本文插图

李瑞清摘黄瓜
她说 , 一年到头 , 菜农最操心的就两件事儿:施肥和杀虫 。
李瑞清: 那些农药咱不用 , 俺就高温闷棚 , 把那些菌杀死 。 品质不好的话人家也不愿意要 , 咱自己的拿家去 , 孩子也吃 , 老人也吃 。
2018年 ,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市 。 去年12月 , 依托“寿光经验”制定的《黄瓜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 , 填补了国内行业标准空白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本文插图

李瑞清夫妇把黄瓜拉出大棚
从“经验种菜”到“国家标准” , 李瑞清说 , 眼前这一棚黄瓜就像金贵的状元郎 , 含在嘴里怕化了 , 捧在手心怕摔了 。
李瑞清: 我们寿光这边种黄瓜都有个标准的 。 冬天种的这茬黄瓜 , 时间比较长 , 到了一定的时间 , 要及时落蔓 , 减少养分的消耗 , 要求也很严格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本文插图

李瑞清夫妇码放整齐的黄瓜
早上7点 , 李瑞清和丈夫采摘完大棚里的200多斤黄瓜 , 顾不上喘口气 , 两口子赶忙将黄瓜运送到合作社 , 鲜嫩嫩的黄瓜要在那里进行质量筛查和专业保鲜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一盘普通的凉拌黄瓜,却是他们“金贵的状元郎”
本文插图

黄瓜装上面包车
合作社的刘红梅跟李瑞清是老熟人了 , 她的工作就是给镇上发出的每一箱蔬菜把好最后一道关 。 她说 , 要用心筛选才对得起寿光蔬菜的招牌 。
刘红梅: 像这个黄瓜 , 这么一点儿毛病 , 俺就挑出来 , 确保新鲜 , 就是来到俺这里吧 , 就必须得放上冰块 , 这一盖、一封 , 到了饭桌餐桌上 , 也是新鲜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