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ech深科技|23岁中国博士生创造“辐射冷却”发电新纪录,性能提升120倍( 三 )


运用热电效应将温度差直接转换成电能 , 目前大致上转换效率约为 5%-8% , 而此前参考的很多研究论文并未提及内部消耗的参数 , 因此在研究初期 , 范铃羚没有把消耗参数维度考虑在内 。
“这件事让我得到了一个‘教训’ , 就是别人的论文里说明了一些东西 , 我们在新的实验情况下 , 需要重新去审视它 , 例如内部的损耗情况到底能不能忽略 , 不能全部就认为前人是对的 。 ”范铃羚说 。
这套发电系统也许还有更大的性能提升空间 。 范铃羚认为 , 如果能做 100 层的膜结构优化(本研究中是 7 层材料薄膜) , 得到的材料也许会更好 。 那样的话 , 可能会真正利用机器学习去计算大量材料参数组合对比 , 这次研究中其实并没有用到很复杂的具体算法 , 只是用了一些机器学习的思路 , 然后找到了一些团队认知范围内的理想材料 。
这套夜间发电装置的未来比较依赖更好的材料发现 , 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材料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 目前这项研究相当于是从 0~1 的突破 , 初步实现利用地球 “辐射冷却” 效应来在夜间高效发电 。
DeepTech深科技|23岁中国博士生创造“辐射冷却”发电新纪录,性能提升120倍
本文插图

图|夜间最佳辐射冷却发电系统(来源:OpticsExpress )
24 小时可持续发电的新思路 提到下一步研究 , 范铃羚的设想是把这套发电系统跟太阳能发电结合起来 , 然后做出一个 24 小时都能够发电的装置 。 这可能需要辐射冷却系统的热端和冷端进行自动的交替重置 , 好处是 , 这项发电技术不需要储能装置 , 可直接连接到普通 LED 灯乃至路灯提供电能 。
另外 , 这项研究还探索了在不同热对流条件和 TEG 参数下 , 对发电系统的影响 , 从论文结论来看 , 降低冷端有效对流系数具有最大的改善系数 , 其次是增大热电优值(ZT)系数 , 然后增大热端对流系数 , 而改变 TEG 与辐射冷却器的面积比影响较小 , 证明这套系统可以实现接近卡诺热机设定的热力学极限的性能 。
从应用层面来说 , 范铃羚表示 , 最大规模应用还是为居民日常照明供电提供新的可能 , 尤其是对于那些偏远农村或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地区 , 当地没有发达完善的电网 , 也没条件建设太阳能、风能发电装置 , 这种低成本可持续的发电装置就能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另一个主要的商业应用领域可能在工业界 , 比如很多移动通信基建中的低功耗传感器 , 该方式可作为一种低成本供能的补充方案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