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这支部队创下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转战千里中原突围

_本文原题为:转战千里中原突围 , 这支部队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北京日报客户端|这支部队创下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转战千里中原突围
文章图片
皮旅前身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团以上干部合影(后排右六为支队司令员皮定均) 。1946年6月 , 国民党当局在完成战争准备后 , 悍然撕毁停战协定 , 调集重兵将中原解放区团团围住 , 企图一举歼灭 , 全面内战就此爆发 。
敌众我寡 , 敌强我弱 , 中原军区只能设法突围 。 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承担起为主力部队提供掩护、牵制敌军的任务——一个预设了牺牲和悲壮色彩的任务 , 他们承受的将是最凶狠攻击、最大危险 , 乃至最大损失 。
然而 , 一纵一旅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完成阻敌任务后 , 与主力逆向而驰 , 向东突进 , 一路艰苦转战1500余里 , 以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 。
一纵一旅旅长是著名战将皮定均 , “皮旅”经此一役 , 威名赫赫 。
1955年全军评定军衔时 , 总干部部领导向毛泽东呈送授衔报告 。 当毛泽东看到皮定均按资历拟申报少将衔时 , 当即表示:“皮旅有功 , 由少晋中 。 ”此后在审阅全军将帅授衔名单时 , 毛泽东又在皮定均的名下注了6个字:“皮有功 , 少晋中 。 ”
“最艰巨最重大的任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这支部队创下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转战千里中原突围
文章图片
抗战时期的王树声1946年6月24日下午3时许 , 正在驻地组织部队训练的中原军区一纵一旅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 , 接到纵队司令王树声发来的特急电报 , 限两人于当日晚6时前赶到纵队部 。
一旅旅部驻地是豫西小镇白雀园的一所中学 , 纵队部驻地则在泼陂河镇 , 相距二十余公里 , 骑马疾行也要一个多小时 。 皮定均和徐子荣不敢耽搁 , 马上命令警卫员收拾行装 , 赶紧备马 。
二人正在操场上等候警卫员牵马过来 , 一匹高大的军马驮着纵队司令部的通讯员疾驰而来 。 马身像被水洗过一样淌着汗 , 马嚼子上挂满泡沫 , 显然经过了一路飞奔 。
马还没停稳 , 通讯员翻身下马 , 跑到跟前:“皮旅长 , 王司令请你和徐政委马上到纵队部去 。 ”
一封特急电报 , 又加上通讯员骑马来催 , 命令急如星火 。 皮定均和徐子荣立即上马 , 快马加鞭 , 一口气跑完了二十多公里路 , 到达纵队司令部驻地 。 此时的小镇泼陂河 , 正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 一队队的战士穿梭行进 , 纵队直属机关、部队都在清理文件、捆扎背包……皮定均和徐子荣互望了一下 , 判断一致:要突围了 。
“突围” , 其实已经在中原军区各部队中酝酿许久 , 原因无它 , 他们已经被包围得太久、太憋屈了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蒋介石蓄谋发动新的内战 , 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原解放区 , 因阻挡在蒋介石向全国部署兵力的咽喉要道 , 成为首要进攻目标 。
中原解放区地跨鄂、豫、皖、陕等省 , 原是纵横千里的广大区域 。 大别山、桐柏山雄峙其中 , 平汉铁路纵贯南北;东至津浦铁路 , 与华中解放区相邻;北至陇海路 , 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相望;南达长江 , 扼制华中重镇武汉;西临川陕 , 成为党中央的西南屏障 。
1945年10月 , 以李先念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的中原军区正式组建 , 所辖部队包括原新四军五师、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等 , 共计6万余人 。 1946年1月10日 , 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 中原军区各部恪守停战协定 , 以宣化店为中心停止待命 。
而与此同时 , 蒋介石先后调动10个整编师(相当于军)、25个旅共30万人 , 大举进犯 , 逐步蚕食中原解放区 , 包围圈越收越紧 , 将中原军区6万部队围困在东西不过两百里、南北不过五十里的狭小地带 , 军事上不断围攻、经济上严密封锁 , 妄图“一举歼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