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
文章图片
▲湘江战役油画
1933年9月底 ,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博古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坚持教条主义路线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 中央红军在赣南、闽西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被迫踏上长征的征途 。 长征初期 , 由于博古、李德继续坚持“左”倾错误路线 , 使红军蒙受了巨大损失 , 尤其是在敌人重兵把守的湘江防线 , 8万红军损失过半、锐减至3万余人 。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
文章图片
▲湘江战役形势图
蒋介石在湘西部署重兵张网以待
当时 , 长征红军的下一站是准备到湘西地区 , 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会合 。 此时 , 贺龙部队已经相继攻占了湖南永顺、桑植、大庸等县城 , 并积极向常德地区进发 , 威胁岳阳、长沙等地 , 以便吸引湖南军阀何键部队主力、接应即将到此的长征红军 。 但是 , 蒋介石从红二、六军团的行动上 , 也准确判断出了红军主力下步的行动方案 。
为了在湘西地区围歼红军主力 , 蒋介石于1934年11月17日以南昌行营名义颁发《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计划大纲》 , 要求湘黔桂各省防军及随后追剿的中央军部队 , 一旦中央红军渡过“湘、漓水以西 , 各军即迅就预定之地域 , 相机堵剿 。 ”“原任追击之部队 , 即穷匪所至 , 追截抄袭 , 与各守略部队 , 联合兜剿” 。 接到命令后 , 国民党军各部紧急行动 , 仅湖南军阀何键就“在湖南洪江、芷江 , 贵州松桃、铜仁、石阡一带集结近20万军队 , 设立4道防线 , 阻止中央红军主力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 ”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
文章图片
▲通道会议决定转兵
通道会议上长征红军决定转进贵州
蒋介石已经在长征红军途中部署重兵、张网以待 , 但博古、李德等人仍一意孤行 , 并于1934年12月9日电令各军团:“总的前进方向不得改变 。 ”在这危急时刻 , 毛泽东同志挺身而出 , 在12月12日通道会议上提出建议: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 转兵西进向贵州前进 。 这一正确建议立即得到红军多数将领的拥护 , 最终使得部队开始转向西南、继续进军 。
那么 , 当时仅剩3万余人的红军为什么要选择向贵州挺进呢?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
文章图片
▲黔军风云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首先 , 贵州的黔军部队内部四分五裂 , 难以形成合力 。 当时由贵州省主席兼第25军军长王家烈指挥的黔军部队 , 虽然号称5个师、3个独立旅 , 但内部派系林立、矛盾尖锐 , 除了王家烈以外 , 还有犹国才、侯之担、蒋在珍三派军阀各据一方 , 王家烈仅仅是名义上的黔军指挥 , 但实际上其能够直接指挥的仅2个师而已 。 为了防止被夺取权力和地盘 , 王家烈每次部署作战 , 往往是一半兵力对付红军 , 还要留下一半兵力防备犹国才等人 , 顾此失彼 , 贻误战机 。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湘江战役后红军为何改道贵州:周边各省黔军最弱、内部四分五裂
文章图片
▲红军突破黔军把守的乌江
其次 , 黔军部队在周边各省中 , 战斗力最弱 。 贵州省土地贫瘠 , 被人戏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 王家烈等人要筹钱养兵 , 仅有依靠鸦片烟一途 , 使得全省上下种罂粟、吸鸦片烟到处可见 。 特别是军队内部也抽鸦片烟 , 士兵大多是一手拿步枪、一手拿烟枪的“双枪兵” , 军官也往往经营着烟土、食盐等生意 , 平时也就能欺负欺负百姓而已 。 通道会议一周后 , 红军先头部队向贵州黎平挺进 , 当时黎平县城驻扎王家烈部周芳仁旅1个团近千官兵 , 但这些黔军部队竟然提前弃城而逃 , 一路溃逃到十万坪后 , 连驻守十万坪的黔军也跟着向后逃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