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海归故事续新篇,深圳特区四十年( 三 )


“深圳是最适合海归创业的城市 , 也是最容易诞生创新工匠的地方 。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宁如是说 。 陈宁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 , 他设计出了国内第一款商用矢量处理器芯片 。 从2014年公司落户深圳至今 , 这家海归公司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 去年7月 , 云天励飞与深圳市政府办公厅达成战略合作 , 双方将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多领域产业化应用落地、推动建设粤港澳人工智能开放赋能平台等领域加强合作 。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 依托政策、人才、技术、资金、基础设施、产业链等区位优势 , 孕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 其中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优势 , 让许多“留”字号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
除了奥比中光的创始人 , 黄源浩身上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标签是他名副其实的“学霸”履历 。 从北京大学到新加坡国立大学 , 再到之后辗转香港、加拿大多地求学、工作 , 2012年在新加坡麻省理工SMART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的黄源浩 , 虽然只有32岁 , 却已成为光学测量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 。
“正是在这里 , 在粤港澳大湾区 , 我们把港澳的科技人才以及珠三角的产业配套、制造业优势 , 以及国内广大的市场结合在一起 , 从而实现飞速发展 。 ”黄源浩说 。 2013年 , 他来到深圳创业 , 7年时间里 , 奥比中光掌握了3D传感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 填补了之前国内AI3D(人工智能和3D技术的综合运用)领域的空白 , 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机器人、新零售等众多领域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3D传感器使战疫一线的机器人拥有了一双“智慧眼睛” , 可以妥善完成避障、导航 , 从而更好承担防疫工作中的消毒、送餐等工作 。
在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办公室主任刘海涛看来 , 留学归国人员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大有可为 , 将为深圳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增添卓越动力 。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 , 海归可以利用自身所学 , 推动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 , 海归可以在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优势 , 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造出新的产业链条;在法治建设、城市管理、国际接轨、文化发展、对外交流等方面 , 海归可以发挥自身的国际视野优势 。 ”刘海涛说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在深圳20余家留学生创业园区中 , 截至去年 , 仅他所在的深圳市留创园 , 自成立以来就已累计孵化企业1000余家 , 企业在园期间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72.31亿元 。
40年惊涛拍岸 , 一代代海归风雨兼程 , 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 见证着深圳的崛起和巨变 。 40年砥砺前行 , 面对“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 海归逐梦深圳初心不改 。 在这里 , “留”字号企业一定会续写出深圳奇迹新的篇章 。 (采访人员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8月26日第10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海归故事续新篇,深圳特区四十年】责编:李昊、杨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