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论混合所有制改革:最重要的是改不是混
宋志平论混合所有制改革:最重要的是改不是混鹰龙传媒 2020-08-23 17:58:42他说 , 创造财富的世界 , 人人都应有份主持人:袁小珊嘉宾: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宋志平走进宋志平的办公室 , 第一眼注意到的 , 就是那占了一整面墙的书架 。 书架里填满了关于企业管理和经营的书籍 , 还有他近些年获得的各类荣誉奖杯和证书 , 以及一些重大场合的留影 。“给你推荐我最近刚读过的一本书 , 是诺基亚总裁李思拓写的《偏执乐观》 , 讲他如何使诺基亚起死回生的 。 ”聊起书 , 宋志平饶有兴致 。 他告诉我们 , 最喜欢的就是这类反败为胜、转型成功的企业故事 , 因为和自己的经历非常相似 。“也许我的‘宿命’ , 就是困难的时刻容易出现 。 ”对于长达40年参与国企改革的生涯 , 宋志平如此总结 。 2002年 , 时任北新建材厂厂长的他接手当时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建材集团 , 上任后大力推动改革 , 在资本混合与经营机制改革上做出多重尝试 , 效果显著 。 此后 , 他又同时兼任国药集团董事长 , 再次实践他的混改理念 。“混合所有制改革 , 最重要的是改 , 不是混 。 ”在宋志平看来 , 国企改革近年难以推进的根源 , 还是在于没有改变利益分配机制 。 他说 , 只有让大家看到显而易见的好处 , 才能真正有动力提高企业效益 。作为国企“一把手”在位时间最长的人 , 宋志平对于企业变革的思考和发声从未停止 。 而现在 , 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时值资本市场多事之秋 , 瑞幸事件使中概股信誉蒙尘 , 中美拉锯令中企海外上市前路未卜;而放眼国内 , 市场化改革、注册制落地处在关键阶段 , 相应规则仍需不断完善 。宋志平清楚 , 要形成长期健康良性的资本市场绝非易事 。 因此 , 他要先从最关键的一环入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其中既包括公司治理的质量 , 也包括业务经营的质量 。从国企改革到上市公司治理 , 宋志平的改革观察仍在继续 。
宋志平向主持人介绍身后书架上展示的照片 。 照片内容为宋志平手拿中国建材、国药两家企业的世界500强荣誉证书 。《财新时间》:谈到国企改革几十年的历程 , 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宋志平:今天我们给一些年轻人讲当年国企故事的时候 , 他们的印象就是说国企往往是垄断的 , 国企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等问题 , 总是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看 。实际上 , 大多数的国企都不是在自然垄断里边 。 像央企现在有一百家 , 只有十几家是自然垄断的 , 剩下的八十多家都是充分竞争的 。 如果你去看中国的国企 , 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 , 那一个转换是非常艰难的 , 是血和泪的一个转换 。 当时我们有三千多万员工都下了岗 , 几十万家企业都破了产 。所以那个时代真的是惨不忍睹的 , 一个社会的巨大转型 , 其实都是以大家的牺牲 , 大家的分担来做代价的 。《财新时间》:您当年是怎么参与到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宋志平:我大学毕业分到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 , 确实建厂的时候是国家武装到牙齿 , 花了很多外汇 , 引进了一些欧洲很多先进的设备 。 但是由于它不适应市场经济 , 所以做了十几年下来 , 到90年代初的时候 , 它就完全在市场中打了败仗 。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去做厂长 , 面对着几千名的嗷嗷待哺的职工 , 账上也没有资金 。 所以那时候让我当厂长 , 我第一个演讲讲的就很低沉 。《财新时间》:所以当时接管北新建材 , 包括后来的中国建材 , 您心里都是没有把握的 。宋志平:没有把握 , 我不觉得我有把握 。 所以做企业真的是不容易 。 我到中国建材的时候 , 这个公司当时基本上拼光了 。 它曾经有几十家下属企业 , 到我来的时候 , 只有北新建材活的好一些 , 剩下的那些企业几乎都濒于倒闭了 。所以当时我来的时候 , 最大的就是债务危机 。 我的门是被封条封住的 , 办公只能从后门走进来 , 院子里不能放车 , 放了车法院的警察就给拖走了 。所以我常常回忆 , 这就是宿命 , 有的领导人家就很舒服 , 我好像是每一个都遇到困难 。 也许我的宿命就是困难的时刻容易出现 , 我也觉得可能我生存的价值就在于此 。
1993年 , 时任北新建材厂厂长的宋志平为激发员工动力 , 将火把扔进膏板生产线热烟炉 , 告诉职工 , 只要心中有“火” , 炉膛的火就能燃烧 。你想让大家有动力 , 就必须让他看到显而易见的好处 。《财新时间》:您做国企一把手长达18年 , 在经营和管理理念上有什么变化?宋志平:其实我刚做厂长的时候 , 不知道怎么去管理 。 但是随着企业发展 , 我慢慢地就理解了管理其实是以人为中心 , 企业不能只看到厂房、机器和现金 , 最重要的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那个时候我在北新 , 大家干劲不足 , 经常迟到早退 。 我就问工人 , 怎么你们才能好好干呢?大家说 , 宋厂长 , 我们好多年没有涨过工资了 , 好多年没分过房了 。 我说 , 那涨工资 , 分房子 , 钱在哪儿呢?反正是我没有 , 只有靠大家努力 , 我们从市场赚来钱 , 盖一栋宿舍楼算什么呢?结果后来升起两个气球 , 气球的缎带上写着什么呢?一条写着“工资年年涨” , 另一条写“房子年年盖” 。 所以后来我就讲 , 企业是人 , 企业靠人 , 企业爱人 。 企业要人格化地去看待它 。后来我到中国建材集团之后 , 依然是这么想的 , 还是看重人的积极性 。 当初就是给大家发工资、发奖金 , 用这些东西调动 , 因为当时大家的胃口也不大 。 但是现在因为到了一个财富时代 , 今天如果大家光靠工资和奖金 , 买不起房子 。 所以今天的问题就不能再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了 , 就得用另外一种办法 , 就是我现在老讲的机制——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