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遍布华北的炮楼,没大炮为什么叫炮楼
抗战中遍布华北大地的炮楼 , 有大炮吗?没大炮为什么叫炮楼?李三万摘要:抗战中日军在华北实行“公路为链 , 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 遍布华北大地的碉堡 , 俗称炮楼 , 有大炮吗?没大炮为什么叫炮楼?
抗战中日军在华北实行“公路为链 , 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 遍布华北大地的碉堡 , 俗称炮楼 , 有大炮吗?没大炮为什么叫炮楼?人们通常说的炮楼应该叫碉楼 。 碉楼是用石头砌成的建筑物 , 是打仗时防御用的 。 低矮的单层碉楼则叫碉堡 。 炮楼最早应该叫砲楼 , 过去冷兵器打仗的时候 , 防守一方据有高度优势 , 往下扔石头是非常有效的防御 。 为了打击远处的攻城部队 , 以及为攻城建造的攻城塔楼 , 在城墙上也会安放抛石机 , 抛出的石头就是砲 。在城市防御工程上 , 城墙的交汇处 , 城的四角都建有角楼 , 叫箭楼 , 在城门上也有箭楼 。 用于藏兵和存放武器 。 抛石机这种武器只能存放在箭楼里 。对于小型的防御建筑 , 比如村寨、庄园 , 只有一道高墙 , 没有跑马道 , 防御的时候站在院墙里 。 只有在四个角建筑较高的碉楼 , 作为观察点和防御点 。 小楼里放不下抛石机 。 只能扔石头 。 火器的出现改变了作战方式 。过去财主家的防御火器主要是土枪土炮 。 土炮比较笨重 , 只能安置在碉楼上 。 放得越高 , 射的越远 。楼从抛石头的砲楼 , 变成射击的炮楼 。 这是民间的通俗称呼 。 过去给有钱人看家护院的私人武装 , 俗称叫炮队 。 主要武器就是土枪土炮 。 碉楼叫炮楼更通俗一点 。防御从抛石头到火器射击 。 从抛出的砲 , 到射击用的炮 。 砲改叫炮弹 。 炮楼是一个俗称 , 正式名称叫碉楼 。
炮楼通常有十几米高 , 一般为长方体或圆形结构 , 墙体为水泥和砖砌墙 , 外墙粉刷着石灰 , 墙体有射击孔炮楼严格来说 , 其实不属于军事设施 , 这个观点被很多人嘲笑 , 但是到今天我依旧坚持这一观点:炮楼是日军在占领地区后方建立的治安警戒设施 。 它有军事背景 , 但真的不能算军事设施 , 实质就是在战争年代所谓“治安区”的大号岗亭 。 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 , 因“囚笼政策”最早就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提出的 。 当时的华北 , 在中国战场已经被日军看作占领区后方 , 驻守炮楼的日军 , 都是一线、二线 , 甚至三线部队里淘汰下来 , 组成的后方治安旅团 。当时日本陆军最精锐的部队当属驻守东北的关东军 , 主要防备北边的苏联 , 这个且不去说 , 在中国战场 , 一线部队是在正面战场和国军进行会战的部队 , 其中唯一的野战部队就是在正面战场的第11军 。 二线部队是在一线部队后面 , 一面帮一线部队掩护后背 , 一面也准备替补和补充一线部队的那些部队 , 有时也会抽掉出来去扫荡治安区内的地方部队 。 大致上在《亮剑》里李云龙、楚云飞他们对付的就是日军的二线部队 。 而三线部队是部署在基本上不会出现中国正规军部队 , 但是游击队频繁活动区域的部队 , 主要是保护铁路公路 , 以及作为后方治安部队的骨干力量 , 如管理炮楼这些治安部队的县城宪兵队机关 。 在南方跟国军打仗的地方 , 甚至跟李云龙、楚云飞他们打仗的地方 , 都是看不见炮楼的 , 炮楼都修在更后方一点 , 只会出现游击队活动的地方 , 专门用来对付一下往往轻武器都凑不足的游击队 。炮楼也不是我们一般概念里 , 就这样孤零零一个炮楼 , 而是一个简化版的堡垒要塞 , 在华北平原地区 , 基本版炮楼的建设 , 是抓中国劳工在一片空地周围挖出又宽又深的环形壕沟 , 挖出的土堆在围出来的那片空地上 , 再在这片堆高的空地上修一圈围墙 , 围墙围起来一个院子 , 里面有仓库和基本生活设施 , 围墙外修一座炮楼 , 一般这么一个据点 , 会驻扎一个日军分队 , 也就是一个班 , 带一个排的伪军 , 在深壕围起来的孤岛上 , 炮楼和院落互为犄角和依托 , 通过吊桥和外界交通 。 炮楼平时安排岗哨轮值 , 大部分人主要在院落中生活和训练 。 炮楼多是三层 , 带露天的四楼平台 , 平台也都有垛墙垛口 , 这种设计 , 原本就是准备利用这个平台布置九二步兵炮 , 或者小口径迫击炮 , 当然日军最经典的掷弹筒也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 。
另外还有更加坚固一些 , 规模也更大一些的炮楼 , 面积是没大出去多少 , 主要是驻扎的日本兵多 , 通常会驻守一个中队日军 , 也就是一个连 , 因为这种炮楼是整个系统的支撑点 , 必要时负责出兵支援那些受到攻击的基础版炮楼 , 而这种支撑点式的据点 , 是一定有炮的 。后来在实战中 , 日军发现对付游击队 , 炮楼的机枪火力就已经足够了 , 所以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 , 把炮楼中绝大部分火炮和掷弹筒都调拨给前线一二线部队使用去了 。 所以炮楼并不是没炮 , 而是觉得没必要布置火炮 。由于 , 抗战时期日军在华北大量建造的炮楼 , 主要是为了对付装备简陋的游击队 。 所以 , 一般不会配备长身管火炮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炮 。 一个炮楼一般配置三四十人 , 4挺机枪 。 日军在武器配置上 , 也是针对游击队装备贫弱的情况 , 采取的简化配置 , 只有特殊情况才会配备掷弹筒 。所以 , 实际上当时的炮楼有大有小 , 驻守的兵力也有多有少 , 有些有炮 , 有些没有炮 , 不一而足 。全面抗战爆发后 , 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 , 建立了不少抗日根据地 , 牵制了日军不少兵力 。 游击队虽然无法和日军正面抗衡 , 不过可以通过破坏铁路、公路和通讯线路等方式进行作战 。 对日本来说 , 敌后抗日武装的存在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 不过因为兵力有限 , 日军只能在城镇和重要的交通枢纽驻军 , 其他地方根本无力派驻部队 。 所以日军针对敌后武装一般武器较差 , 缺乏重武器的特点 , 在一些较大的村落、交通沿线和临近根据地的地方修建了一系列炮楼 。这些炮楼大部分比较简陋 , 规模也不大 。 炮楼里只有十几个鬼子加上几十个伪军 。 说白了 , 也就是欺负敌后武装装备差 , 短时间无法拿下炮楼 。 即便炮楼遭到进攻 , 也可以凭借炮楼坚持一段时间 , 为日军调动部队来援争取到时间 , 其实也就是起一个警戒、牵制敌后武装的作用 。 这种炮楼里自然不可能有大炮 , 武器除了步枪、机枪外 , 最多就是掷弹筒 。
推荐阅读
- 武汉中心医院蔡莉下课,抗战疫情专业科学大于一切
- 体验东北式搓澡后,南方兄弟报警了
- 抗战时期,为什么有人在保护一堆骨头
- 108岁抗战老兵郑天付走了 曾从鬼子手里夺枪获奖
- 亲身经历,感觉河北的扫黑就是笑话
- 今年考入清北的双胞胎家庭背景曝光
- 献礼剧《猎手》央视开播 李思博演绎猎户英雄
- 告诉你抗战时日本兵到底有多强?
- 一大帮清北的人去街道当公务员是利益驱使
- 海南是东北的? 那深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