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原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的讨论

对于“原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的讨论。对于“原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的讨论2011-05-21 08:38:31陈景耀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1941cjy标签: 杂谈
【按语】陈景耀舍不得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 , 所以评中医理论客客气气 。 中医理论中虽然也有正确的地方 , 可是 , 现代医学很少有错误 , 为何不直接学现代医学而要去学错误百出的中医呢?这不是浪费大好时光吗?有人说:“原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 。 有人说:“原中医理论不滞后于临床” , 而是中医理论大大地超前 。 我认为原中医理论即不滞后于临床” , 也不大大地超前 。 什么叫“滞后”?什么叫“超前”?“滞后”就是停滞不前落在后边 。 “超前”就是超过在前边 。 这两个词用的都不够确切 。 一个理论不是在当时适用 , 社会科学一发展他就落后了不适用了 。 一个理论也不会超前 。 一个理论没有“滞后”和“超前”之说 。 只有“正确”与“不正确”、“对”与“错”之说 。 例如:“日心说” , 决不是哥白尼提出之前是“超前”的 , 或者说是正确的 , 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之后 , “地心说”就“滞后”了 , “日心说”就“超前”了 。 而是“地心说”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 “日心说”也不能“超前” 。 只是“日心说”的理论是正确的 。原中医理论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多方面的理论 。 在这个比较庞大的多方面的理论中 , 有部分理论是正确的 。 如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 此之谓也 。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 乱已成而后治之 , 譬犹渴而穿井 , 斗而铸锥 , 不亦晚乎 。 ”这一段文章意思是说: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疗 , 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 , 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 , 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 。 如果疾病已发生 , 然后再去治疗 , 乱子已经形成 , 然后再去治理 , 那就如同临渴掘井 , 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 , 那不是太晚了吗?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也就是说医生应该作好预防工作 , 不能等“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 那不是太晚了吗?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 。但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 如 , 《灵枢·五音五味》中说:“今妇人之生 , 有余于气 , 不足于血 , 以其数脱血也 , 冲任之脉 , 不荣口唇 , 故须不生焉 。 意思是说 , 妇人存在着气有余而血不足的生理特征 , 是因屡排经血的缘故!使得冲、任脉之血 , 不足营养口唇 , 所以胡须不得生成 。 其实 , 妇人不生胡须是因为女性性腺能生成一种雌激素 。 这种雌激素促使女性不能生成胡须 。 而不是什么血不足所致 。这是已被科学所证实的真理 。 但由于当时科学不够发达所限制 , 没有认识到雌激素能促使女性不长胡须的原因 , 所以 , 错误的认为是血不足所致 。 这个理论是“滞后”了吗?不是!是“超前”了吗?也不是!而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有人说“原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是指原中医理论错误的地方 , 滞后于临床 。 如 , 治疗疟疾 , 原中医理论说疟疾是因风、寒、暑而引起的 。 所以老中医治疗疟疾就用驱风、祛寒、消暑的中药治疗 , 效果不好 。 《素问· 疟论篇》中说:“夫痎疟皆生于风 。 ”又说:“夫风之与疟也 , 相似同类 , ”这两句说的意思是疟疾的病因主要是感受风 。 还有兼寒 , 暑等因素引起的的 。 这个理论从《黄帝内经》时期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 错误的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当然也是错误的 。 所以有人说“原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其实是用词不当 。 理论也绝不能超前 , 只是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 正确的理论是一开始到现在以至于今后都实用 。 有人把《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及原中医理论说的完美无缺 , 博大精深 , 深奥莫测 。 有人把原中医理论说的一无是处 。 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 。 我们应该看到祖国医学在为人民解除疾苦中的贡献和优点 。 同时也应该看到和承认原中医理论中的不妥和错误的地方 。 不该吹捧或贬低原中医理论 , 要实事求是的对待原中医理论中的对与错 。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ff2a390100vd5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