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来”的中海地产:守正有余出奇不足( 二 )
新老力量渐进式更新
今年上半年于中海地产来说也是管理层力量发生微调的一年 。
2月 , 时年40岁的张智超开始走向台前 , 获委任为中海地产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 。
与之相伴的是 , 颜建国除保留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和中海宏洋(00081.HK)非执行董事职位外 , 辞任中海地产行政总裁 , 和中海宏洋与中海物业(02669.HK)的包括董事局主席、授权代表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等在内的共计9个重要职务 。
彼时 , 外界用“削权”颜建国来形容这种渐进式的新老力量交替 。 但是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中海地产内部几乎是波澜不惊 , 颜建国的话语权也未发生任何改变 。 中海地产当时公告仅解释为“为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
实际上 , 自颜建国回归中海以来 , 除了把地产带入了规模扩张的快车道外 , 更多组织架构层面的调整也在持续推进 。
此前 , 他撤销了公司的战略与风险管理部、营销和工程公司 , 恢复了客户服务部 , 并重新搭建业务线 , 交由各地区管辖 。 同时 , 原本信息化管理方面就沿袭港企的中海 , 进一步加强了数字化方面的系统建设 。 这些都被视为提高组织效率的集中体现 。 这种改变仍在慢慢浸润公司肌体 。
而张智超、庄勇等一批“海之子”管培生序列的少壮派走向台前 , 在集团内话语权的上升则给中海地产带来了更多决策权层面的下放 , 一线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进一步调动 。
“很多高管都有香港背景 , 中海在思维模式开放度、务实精神、公司格局、市场化方面都要远高于内地房企 , 但是它还是有大国企的那种灵活性不足的特点 , 比如会在意规矩、讲究论资排辈、极少用外来空降兵 , 但是颜总、张总这些新管理层上来以后 , 公司自由度灵活度是有提升 。 ”有中海地产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颜建国本人对于张智超的鼓励欣赏态度也令到中层人员笃信公司目前这种更自由、更灵活的氛围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今年3月中下旬 , 疫情稍显缓解 , 中海地产曾推出了“直面总部、直通中海”的营销招聘计划 , 可直接添加营销总微信递简历沟通 。
有中海地产内部人士曾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这跟颜建国回来之后 , 公司管理风气更趋于随和、架构更趋于扁平化有很大关系 。 “在国企 , 不求有功 , 但求无过的人占绝大多数 , 但是公司架构扁平化之后决策就会更直线化 , 至少有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 , 强调能力跟岗位适配 , 而非关系 , 也更注重考核 。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也了解到 , 在龙湖地产(00960.HK)工作过的颜建国回归中海地产之后 , 龙湖的人力、信息化、商业等业务口的部分人士随后也选择跳槽至中海 。 比如 , 中海地产分管人力的负责人之一于清源此前任职龙湖地产人力资源部 。
“民营企业对规模的渴求、内地市场的嗅觉和打法、客户群喜欢的拿捏都较为突出 , 很难说中海没有受到影响 。 ”另有中海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老中海人待久了难免有思维上的狭隘性 , 时不时引进中海体系外的新血液也能避免思维僵化 。
创新业务仍处蛰伏期
令部分中海人感到企业发生变化的另一个根据 , 是这家老牌的央企也会去观察内地房企的新业务 。 部分人士做出这一判断的另一个依据是 , 内地房企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等转型新业务成为不少中海地产人私下讨论的话题之一 。
种种迹象显示出 , 目前的中海地产在地产主业外也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 。
在2020年中期业绩会上 , 颜建国除了强调“我们的目标是百年基业”外 , 也表示 , “住宅开发业务 , 持有型商业物业 , 教育、养老、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创新业务 , 这三类产业 , 公司的目标都是要进入行业头部 。 ”
推荐阅读
- 第一财经|住建部: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对住房租赁服务项目实行明码标价
- 红心|宁海地产猕猴桃上市
- 地产|宁海地产猕猴桃上市
-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价整体大涨大落为小概率事件
- 东地中海|土耳其急需莫斯科的支持,俄罗斯将在地中海支持谁?
- 瞳眼天下|俄罗斯将在地中海支持谁?,土耳其急需莫斯科的支持
- 中国新闻网|房地产蓝皮书:近两三年内房价将维持高位盘整
- 中国网|?80后“新贵”张明贵拟出任新希望总裁 此前担任新希望地产总裁
- 中国网财经|华远地产频繁发债背后:近200亿债务一年内到期资金链承压
- 景区|房地产收入降42% 景区和酒店业务元气大伤 华侨城A上半年净利润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