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本科生4个月造出芯片毕业!新的后续来了

“如何评价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一生一芯’计划?”
在某问答网站上 , 这个问题获得了超千万的关注热度 。
|五位本科生4个月造出芯片毕业!新的后续来了
文章图片

五位本科生 , 主导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并实现流片 。 这款芯片 , 被称作他们的 “最硬核毕业证书” 。
和芯片有关的新闻 , 总能牵动国人的心 。
而当主角成为几个“带芯毕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 就更加引人好奇 。
网上的声音多种多样 , 有人鼓掌 , 有人唱衰 , 有人将它和中国芯片产业联系起来 , 写了洋洋洒洒长篇分析 。
如今 , 五位学生已经开始了新的工作 。 他们正在深圳 , 参与新的更高性能芯片的设计 。
8月中旬 , 他们还多了个新身份——第二期“一生一芯”计划的助教 。
本科生做芯片 , 天方夜谭吗?芯片是今年五月底快递到王华强家的 。
它大概一元硬币大小 , 上面刻着 “COOSCA-01”和“一生一芯”的字样 , 还有国科大的Logo 。
|五位本科生4个月造出芯片毕业!新的后续来了
文章图片

COOSCA是一个内部代号 , 是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三门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架构的缩写 。 “一生一芯”则是计划的名字 , 意思是让每位本科生带着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今年国科大的本科毕业答辩在线上进行 。
学生王华强代表“一生一芯”团队 , 向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远程展示了芯片 。
他把芯片装上测试板 , 用串口线将测试板与电脑连接 , 打开电脑上的终端软件 , 按下测试板上的复位键 , 运行了几个简单的程序——Linux系统跑起来了 。
|五位本科生4个月造出芯片毕业!新的后续来了
文章图片

王华强在远程毕业答辩时展示芯片运行过程 。 图源:包云岗知乎回答然而 , 去年夏天 , “一生一芯”计划参与者张紫飞第一次听到该计划时的第一反应却是“天方夜谭吧” 。
让几个本科生用几个月时间 , 设计出一枚能够运行Linux这样复杂操作系统的芯片 , 可能吗?
“一生一芯”计划负责人、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包云岗则觉得 , 在开源时代 , 将芯片设计的门槛降下来 , 是可能的 。
包云岗对2008年至2017年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顶级会议论文第一作者做过分析 , 只有4%来自中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
中国的处理器芯片设计界 , 缺人 。
开放指令集RISC-V与芯片敏捷开发语言Chisel , 能使开发效率数量级提升 。
RISC-V , 正是包云岗近几年的研究重心 。 这一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 , 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 。
2018年时 , 包云岗就隐约意识到 , RISC-V对人才培养会有帮助 。 2019年5月 , 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 , 人才危局必须尽快找到出路 。 包云岗迅速将他模糊的想法细化:让学生学习并实践芯片敏捷设计方法 , 通过大学流片计划完成芯片制造 。
2019年8月 , “一生一芯”计划正式启动 。 这是一次教学实践 。
国科大校领导认为 , 它会掀起本科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
五位参与的学生是金越、王华强、王凯帆、张林隽和张紫飞 。
|五位本科生4个月造出芯片毕业!新的后续来了
文章图片

他们都是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 , 那时也都已通过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保研夏令营 , 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