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龙湾之战:朱元璋如何化险为夷,大胜强敌陈友谅?反间奇谋是关键( 二 )
常遇春做先锋 , 勇冠三军 , 气势如虹 , 无人能敌 , 但其人也有个致命的弱点 , 好杀戮 , 好杀降 。这一次 , 俘获这三千人后 , 常遇春的老毛病又犯了 , 在徐达坚决不同意 , 并且要上报朱元璋的情况下 , 他竟连夜将这三千人全部活埋坑杀了 。
杀降不祥 。
这句古咒在当时给朱元璋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 而常遇春后来也没能摆脱杀降不祥的宿命 , 最终英年暴死在了军中 。
前有杀降不祥 , 接着又遭遇天变 , 加之陈友谅的水军 , 雄兵巨船 , 犹如天兵 , 朱元璋的雄主之路怎么看怎么有戛然而止的凶险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战事初期 , 急转而下的战况对朱元璋而言的确像一场在劫难逃的灾难 。
至正二十年闰五月初一日 , 陈友谅率水军大举进攻应天的外围重镇太平府 。太平府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朱元璋义子朱文逊率领仅有的三千军马誓死抵抗 , 凭借着城坚意绝 , 他们扛住了陈友谅大军的第一轮进攻 。
但陈友谅的战场眼光很是毒辣 , 很快 , 他便发现了太平府的一个破绽 , 太平府西南城墙皆倚江而建 , 自己的战舰只要直抵城下 , 士兵即可从船上直接登城攻杀进去 。
陈军抓住这个破绽后 , 太平府的城墙顿时形同虚设 , 一场激战下来 , 朱元璋义子朱文逊战死 , 院判花云被俘 , 不屈被杀 , 太平府陷落 , 应天门户大开 。
攻占太平府后 , 陈友谅显得很张狂 , 仅仅过了两天 , 闰五月初三日他即杀害了前主徐寿辉 , 然后当天称帝 , 国号汉 , 建元大义 。
据说 , 陈友谅举行登极大典时 , 大雨磅礴 , 冠服皆湿 , 毫无礼仪可言 , 识时务者都觉得这是天意 , 其事必不能成 。
但抛开成王败寇的观念 , 再看陈友谅于大雨磅礴中仓促称帝 , 其实也可见一代枭雄的磅礴野心 , 在进攻应天前 , 他要先握住天命 , 让朱元璋无法喘息 。
除了称帝 , 陈友谅为确保攻灭朱元璋还做了一件事 , 他派人联络张士诚 , 相约对朱元璋东西夹击 。但张士诚固执地坚守渔翁心态 , 始终按兵不动 , 从而给了朱元璋一线险境求生的机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深陷险恶之境 , 尽是黑云压顶 , 对此时的朱元璋而言 , 这是他走向帝王生涯的一次严酷大考 。
因为陈友谅太可怕了 , 那时候应天城内人人自危 , 朝堂上下都是悲观的情绪 。有的认为迎战必败 , 主张弃城投降;有的声称钟山有王气 , 不妨暂避兵峰 , 据守钟山自保;还有的主张先收复太平 , 以此牵制陈军 , 再图应对之策 。
每临大难 , 庸人多 。
这些主张 , 要么可悲 , 要么可笑 , 剩下的就是虚伪以及卑鄙 。
雄主朱元璋在这一刻是异常孤独的 , 但因为刘基就在堂上 , 他又是异常从容的 。
因为朱元璋知道 , 英雄一定所见略同 。
听完诸将所言 , 又见刘基一言不发 , 这时候 , 朱元璋主动发问 , 让朝堂上再次上演了精彩绝伦的君臣唱和 。
朱元璋问刘基 , 今汉兵旦夕压境 , 诸将纷纷 , 先生默不言 , 有意乎?
此时的刘基十分慷慨 , 亦十分愤怒 , 当堂他高声而言 , 请赐臣宝剑 , 先斩主投降及弃城逃跑之人 , 再说话不迟 。
朱元璋心领神会地回答 , 先生先讲 , 再赐宝剑 。
刘基说 , 陈友谅乘夺取太平之势 , 沿江而下 , 气焰甚盛 , 仓促接战 , 必有一败 。一旦失败 , 没有退路 , 必是满盘皆输 。然志在夺取天下 , 必战陈友谅 , 胜则为王 , 败则为寇 , 决一雌雄 , 在此一战 。这是取威制敌以成王业的关键时刻 , 王者应置纷纷议论于不顾 。天道 , 后举者胜 , 王师 , 得人为本 , 陈友谅虽骄兵悍将 , 但千里来犯 , 既是疲军 , 又有不义 , 我大军若行王师事 , 打开库府 , 犒赏将士 , 以逸待劳 , 待敌深入 , 以伏兵击之 , 必胜 。
推荐阅读
- 刘继祖|少年朱元璋无力埋葬家人,慷慨帮他的地主刘继祖后来怎样了?
- 朱元璋|为啥朱元璋为反腐败定下严苛制度,贪腐官员却仍然多如过江之鲫
- 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对钱皇后用情至深,导致周皇后嫉妒,死后都不得安生
- 明朝,朱棣|征发百万民夫,拖运金丝楠木,朱棣为什么倾尽全力建造紫禁城
- 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将此人幽禁到死,300年后其子孙称帝,年号同为“洪武”
- 明朝,朱棣|朱棣五次北伐的对内政治意义要远高于对外的军事成绩
- 明朝|平平无奇的葫芦,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难怪是明清时期的网红首饰
- 明朝|连明朝皇帝都要为此屈服:百姓战胜统治者的意志,让白银货币化
- 明朝|明朝有这样一个宦官,他权倾朝野,文武百官却不忌讳他
- 日本|明朝时倭乱频发,清朝却鲜有倭乱,是因为清朝强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