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本文插图
8月21日晚 , 农历七月初三 , 黑龙江鸡西兴凯湖天气晴好 , 星空闪耀 。 一个人在湖边用手电寻找空中的织女星 。 视觉中国供图
本文插图
【织女|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河南南阳画像石牵牛织女图 张从军/提供
本文插图
山东长清孝堂山织女图拓片(局部) 张从军/提供
本文插图
织女洞内的织女塑像与宋代碑刻 叶涛/摄
本文插图
开隆宫主祀的七娘妈神像 叶涛/摄
本文插图
京都冷泉家七夕供奉的“星之座”祭坛 毕雪飞/摄
本文插图
仙台七夕祭街景 毕雪飞/摄
“七月七日长生殿 , 夜半无人私语时 。 在天愿作比翼鸟 , 在地愿为连理枝 。 ”生于天地之间 , 浩瀚的星空、苍莽的大地带给人类无尽遐想 , 自古至今产生了数不清的天、地、人的动人故事 , 牛郎织女传说作为这类故事的代表 , 流传在华夏大地、播布于汉字文化圈中 , 历久弥新 。
遥看牵牛织女星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遥望星空展开想象的结果 。
“天阶夜色凉如水 , 坐看牵牛织女星 。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 在童年时期的某一个七夕之夜 , 都有偎依在母亲(或祖母、或外婆)的身边 , 听讲牛郎织女传说的美好记忆 。 听完故事 , 常常还会在大人的指点下 , 仰望满天繁星 , 寻找银河边那颗最明亮的织女星 , 以及银河东边与织女星隔河相望的牵牛星 。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 《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写道:“维天有汉 , 监亦有光 。 跂彼织女 , 终日七襄 。 虽则七襄 , 不成报章 。 睆彼牵牛 , 不以服箱 。 ”这段文字表明 , 早在将近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 , 我们的祖先就把天上的两颗行星命名为“牵牛”和“织女” 。 诗中称织女“不成报章” , 暗示当时民间已经把织女星想象成了一位纺线织布的女子 , 称牵牛“不以服箱” , 是把牵牛星看作为一头牺牲奉献的天牛的形象 。
织女星由一大两小三颗星星组成 。 其中 , 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 , 在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是最亮的一颗星 , 全年中的大多数月份都能够看得见 , 织女星肯定是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目 。 在我国最古老的时间知识文献《夏小正》中 , 七月和十月都提到了织女星 。 其中 , 对于七月织女星的描述是这样的:“七月……汉案户 。 寒蝉鸣 。 初昏 , 织女正东向……斗柄悬在下 , 则旦 。 ”根据刘宗迪教授的考证 , 织女三星成三角形排列 , “织女正东向”的意思是指 , 由两颗较暗的星星形成的敞口朝东敞开 , 这个星象所表示的时间节点是说七月到了 , 秋天来了 , 应该是准备收获的季节了 。 织女星朝向东方 , 那么 , 东方有什么呢?在织女星朝向的银河的东岸 , 不是别的 , 正是那颗让织女朝思暮想、七夕才能一年一会的牵牛星 。
七月初秋的夜晚 , 银河正好转到了正南北的方向 。 此时 , 人们仰望星空 , 分居银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正好一东一西 , 隔河相望 。 当古人仰观这种星象、看到这种情景 , 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推荐阅读
- 听语|9月上旬,佳偶天成,喜上眉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余生终不悔
- 牛郎织女|隆回:“牛郎织女”喜联谊
- 牛郎织女|啊?七夕不是情人节?
- 牛郎织女|七夕节丨艺术与爱情最相配
- 牛郎织女|七夕节来历发展与七夕主题文艺作品赏析
- 憨巴佬|七夕牛郎织女
- 牛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从偷看人洗澡开始......丨附福利
- 消化疾病|大便不成形,口苦,胃和喉咙都难受,这么多症状可能源自同一问题
- 安年的简易时光|九月份初,桃花运爆旺,真爱如约而至,佳偶天成的四大星座
- 珠海度假村|珠海七夕最佳约会地点,牛郎织女今晚空降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