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深圳每年为患者减负7亿元,10年后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 二 )


提起看病,费用的问题也往往让人压力山大。为此,深圳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看病贵”。
通过在公立医院率先试行药品GPO集中采购改革和取消耗材加成,深圳大幅度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在此基础上,深圳还分三步调整2568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在优化医院收费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每年还为患者减轻负担7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4+7”药品集采等方式,市民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
以抗癌药物培美曲塞为例,“4+7”药品集采前,最小制剂价格为9937.2元,而在“4+7”药品集采后,最小制剂价格为2776.97元,还不到以往价格的三成。
此外,以治疗乙肝的药物恩替卡韦为例,0.5mg的片剂一片价格从25.04元降低至0.62元,一位乙肝患者一年使用365片计算,一年能节约8913.3元。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20mg的片剂一片价格从7.61元降低至0.94元,一位高血脂患者一年使用365片计算,一年能节约2434.55元。而降血压药物氨氯地平,5mg的片剂一片价格从3.95元降低至0.15元,一位高血压患者一年使用365片计算,一年能节约1387元。
数据显示,深圳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在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上下,远远低于北上广和副省级城市水平。其中,全国门诊均次费用272.2元,住院均次费用9976.4元;深圳门诊278.5元,住院11367.8元;北京门诊530.9元,住院22645.8元;上海门诊365.1元,住院17796.7元;广东省门诊272.3元,住院12014.0元。广州门诊348.6元,住院17791.5元。统计显示,近年来,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2018年下降到14.42%远远低于全国28.8%的水平。
 医疗卫生|深圳每年为患者减负7亿元,10年后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
文章图片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
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深圳将继续发力,奋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根据《关于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深圳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较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81.45岁再提升2岁;婴儿死亡率不高于2‰,婴儿死亡率不高于5/10万,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高于15%,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指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在医疗资源建设上,深圳也提出力争到2022年、2030年,分别有1—2家、3—5家医院进入全国医院排名榜百强。与此同时,通过深化与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境内外一流机构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医学院、医学科研机构,未来深圳将推动更多医学优质资源集聚,在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在儿科、神经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或医学中心。加快中山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建设。
在“建高地”的同时,深圳也持续“强基层”。未来,全市将建成11家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12家专科专病医疗中心和20家基层医疗集团,实施社康机构、全科医生倍增计划,加强社康机构业务用房保障,到 2025年、2030年,全市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逐步提高到5名、6名以上。
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上,《实施意见》也要求提高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未来深圳构建“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传染病战略储备医院+发热门诊网络医院”为主体的传染病救治医院网络体系,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高标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学装备建设,推进实验室、检验检查、医疗救治等装备现代化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传染病医院,所有二、三级医院设置规范化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增配负压救护车。
( 晶报供稿)
编辑 贺曦
【 医疗卫生|深圳每年为患者减负7亿元,10年后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作者:读特采访人员 严珊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