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天︱为什么粮食进口不等于粮食缺口?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似乎很容易被粮食安全问题所困扰 。一个主要的担忧在于,中国农产品大量进口,尤其是大豆大量进口 。
根据笔者计算,如果把进口农产品折算成耕地面积,大致为12亿亩,2019年我国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亿亩,这么算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自给率为67% 。
这个数据怎么看呢?
如果把“农产品进口”默认为“农产品缺口”,你很可能会觉得形势严峻;但如果知道人口1.2亿的日本食品热量自给率不过四成,却也没有饿殍遍野,你可能又会松一口气 。
那么,“农产品进口”到底等不等于“农产品缺口”呢?答案显然是“否”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进行比较 。
先看概念层面 。农产品进口是双边贸易的结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你情我愿 。之所以能大量进口,既是因为中国有购买力,也是因为国际市场上供应充足 。
不妨做一个极限设想,去年我国大豆进口8851.1万吨,按照“进口=缺口”的思维,缺口为8851.1万吨;假设明年国际市场上突然不出口大豆了,我国进口量骤降为0,按照同样的思维,是否说明大豆就不存在缺口了?显然不能这样说 。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农产品净出口国,直到2001年底加入WTO,才逐步变为农产品净进口国 。在拐点的2001年,中国人口13亿,耕地面积大约为18亿亩,总种植面积23亿亩,国内人口和农业生产资源和现在差不多,不过却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那是不是说明当时我国不存在农产品缺口呢?显然也不能这样说 。
农产品缺口是一种供需失衡的状态,指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或者潜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当前,全球仍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这部分人群存在粮食缺口 。而之所以存在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进口的能力,说白了,是没钱买粮 。
从概念上讲,农产品进口与农产品缺口不仅不能等同,甚至属于不同的讨论范畴 。如果混淆了概念,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甚至政策误导 。
接着看度量层面 。农产品进口的时间度量以年度为单位,这样划分显然是为了便于统计,不仅进出口贸易,社会生产、人口增长等等,都以自然年度为单位 。再者,自然年度循环往复形成了节律,也方便比较——如果切分成季节,有一些东西就不好比了,比如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粮食产量 。总之,年度农产品进口是一个统计数据,以年度计量农产品进口是出于简化认知和经济分析的需要 。
而农产品缺口很难用“年度”来度量 。道理很简单,人几天不吃饭就会饿死,用不了一年 。当前我国农产品综合自给率是67%,,如果不进口的话,从机械统计的角度,我们可以推演出三种场景:一是当年所有人每天减少一顿饭;二是当年减少1/3的人口;三是当年所有人4个月不吃饭 。即便只是假设,我们也知道这种场景过于荒谬了,原因就在于缺口的时间度量出现了问题 。
假如粮食不进口了,更可能出现的场景是: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人们降低食物消费,食物浪费消失了,国内农业投入和生产迅速增加,几个月后农产品供求重新取得平衡,缺口消失 。所谓“年度农产品缺口”,不存在的 。
再看属性层面 。农产品具有自然和商品两种属性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就越是强调粮食的自然属性,亦即提供生物存续的营养的属性 。在相对困乏的社会里,食物、水源等不仅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刚性要素,甚至也是发展目标本身 。我国改革开放就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第一步的目标 。
【食为天︱为什么粮食进口不等于粮食缺口?】 在一个以吃温饱为目标的社会里,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亦即恩格尔系数,甚至会超过80%,而粮食的缺口往往也更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目前我国食品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已经降到30%以下,对于食品,人们的要求不再是“够吃”,而是 “实惠”“健康”或者“好吃”,相应地也就更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属性 。在这样的社会里,农产品的缺口很小或是不存在,包括进口在内的农产品贸易却更为繁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