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组合拳”发力扫清“拦路虎”( 四 )


上世纪70年代末 , 杨家边人一无自已的产业、二无村集体收入 , 村民靠远走他乡打工维持生计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外出打工的邹联经接触到了修理“飞鸽”牌机械打字机的师傅 , 并掌握了修理技术 。 邹联经通过带徒弟、办培训班和口口相授的方式 , 从新化县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从事机械打字机打印和维修的村民 , 也让许多村民淘到了文印产业的“第一桶金” 。
从机械打字机及蜡纸印刷 , 到逐步发展的计算机及针式打印、激光速印以及3D打印 , 经过40多年的发展 , 杨家边人也与时俱进将文印产业做大做强 。 目前全村4300多人中有2000人在外地从事文印产业 , 形成了数码图文广告、文印机器制造、租售维修及纸张和耗材生产于一体的文印产业链 , 实现年收入4亿多元 , 加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旅游 , 村人均年收入已近20万元 。
小康不小康 , 关键看老乡 。 “年轻人在外挣‘文印’钱 , 我们在家为他们管田 , 让他们在家乡也有产业 。 ”村党支部书记杨益兵说 。 面对全村8000多亩田地谁来种的问题 , 村里将70%的田地进行了流转 , 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 , 目前开办了千亩荷塘和800亩杨梅、500亩黄桃等水果基地 , 水产养殖、乡村旅游和电商经济也如火如荼 。 经过开展脱贫攻坚 , 全村75户383人已稳定脱贫 , 14户“五保户”和残疾人户均通过兜底和村集体经济分红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 。
“我们让土地增加产值 , 把旅游做成精品 , 预计今年村里的集体收入将迈过100万元门槛 。 ”杨益兵信心十足地说 。
“文印”为杨家边村人捎来了幸福生活 , 这仅是新化县文印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缩影 。 目前 , 新化县已有20多万人在外地开店开厂 , 实现年产值880多亿元 , 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文印市场份额 , 并有了“全国文印之乡”美称 。
为支持“文印”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 助力该县文印产业向千亿元产值迈进 , 近年来 , 农行新化县支行在金融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 , 实施县域支行“一行一策”和“一行一品”战略 , 积极服务新化县文印产业金融需求 , 吸引产业业主回家乡再创业 。 在农行省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 , 该行在全国农行系统首创“文印贷”信贷产品 , 对接支持回乡再创业文印实体 。 到8月中旬 , 该行已上门服务近300家文印实体 , 并为200余家文印实体给予资金授信 , 金额达8000多万元 。 据悉 , 到2023年该行计划为该县文印产业链提供不少于8亿元的意向授信 。
“铁牛”有了“金融动力”
2020年6月2日 , 在湖南双峰县文海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库里 , 洪山殿镇洲上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法人代表朱文海正和伙计们擦拭着刚购进的旋耕机、抛秧机、碾米机等一批农机产品 。 “农行双峰支行发放的100万元农机贴息贷 , 解决了我们合作社购买小农机的资金需求 , 这批小农机不仅能满足自用 , 还可提供农机出租服务” 。
朱文海所说的农机贴息贷 , 指的是2020年5月由湖南省农行与省农担联合创新推出的“惠农担—农机贴息贷” 。 该信贷品种主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农业机械产品 , 助推加快农业机械现代化步伐 , 具有无实物抵押质押、无保证金 , 担保费率低、贷款利率优惠和享受财政贴息等特点 。
双峰县是著名的“中国农业机械之乡” , 以生产小型农机产品为主 , 农机制造企业达到80多家 , 规模以上企业55家 , 去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87.8亿元 , 占全省1/3以上 , 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印尼、越南、泰国等国 , 占东南亚60%以上市场 。
为进一步加强农机推广、农机服务、农机产业化 , 助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水平 ,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 , 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 近年来 , 农行湖南双峰县支行依据当地产业发展指引 , 为农机产业链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 先后开办了“农机贷”“惠农担—农机贴息贷”两个专属信贷产品 , 已为该县3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 助力农机产业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购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机械产业链 , 为农机转型升级、进村入户和农户增产增收赋能 。 至8月20日 , 该行县域贷款总额已达20.1亿元 , 其中涉农贷款12.6亿元 , 占贷款总额60% , 县域贷款占比居全县金融机构前列 。 该行在重点支持30余家农机生产企业以及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 , 还积极为该县特色“三农”产业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等给予重点支持 , 较好地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国有商业银行的“头雁”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