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 八 )

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
1938年电影《八百壮士》中四行孤军与女童子军杨惠敏在一起运送物资的卡车终于在夜色的掩护下 , 滑到四行仓库的外面 。 他们爬进仓库外面的一家店铺 , 爬过沙袋堆 , 终于在黑暗中看见了等待物资的四行孤军的士兵:“他们穿得那样单薄 , 腰上挂满了手榴弹 , 他们强烈的眼光投射过来 , 仿佛几盏明灯 , 他们都是二十岁的光景 , 沉毅而且勇壮 , 他们有着一个永恒的生命 , 仿佛海阔天空的浪潮阵阵汹涌 。 死神的魔手虽然在他们面前乱抓 , 可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和悲哀 。 ”当琴歌把……和香烟一同交到他们手里时 , 这些年轻的士兵们“忽然心花怒放地叫着 , 身体像野孩子一样蹦跳起来” 。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
血战尚未结束的战斗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
著名版画家胡一川于1938年作版画《八百壮士》“大家有三天没有睡觉 , 弄得精神疲倦 , 那是事实 , 但是我们不拼命的将工事完成 , 敌寇就会马上要我们的命 , 试问大家要睡觉还是要命?以后我假若看见不服从命令而睡觉的人 , 我绝对地严加惩罚 。 ”疲劳正在蔓延 , 消耗着孤军们的斗志 。 10月29日凌晨三点 , 当杨瑞符到各连视察加固工事进程时 , 发现有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地睡在地上 , 如同死人一般 , 他不得不发出严厉警告 , 强迫他们起来继续工作 。 但不久之后 , 杨瑞符就发现 , 这些疲惫已极的士兵已经学会了阳奉阴违 , 他们建立了攻守联盟 , 一个偷睡 , 一个放哨 , 看到营长过来便赶紧将对方弄醒 。 而一些士兵 , 甚至在杨瑞符过来督工时 , 仍然坐着不动 , 用嬉笑的姿态对他说:“营长啊!我们刚才休息 , 实在没有睡觉 。 ”没人知道孤军独守的日子会维持多久 。 他们只能努力抓紧每一秒时间 。 通过外面送来的报纸 ,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在这里的坚守 , 成为了整个上海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 他们身上肩负的不仅是守住整个仓库 , 还有全国民众抗战到底的信念和决心 。但他们也非常清楚 , 自己在国际社会树立的光辉形象 , 已经让日军颜面尽失 。 如果说开始的两天 , 四行仓库不过是日军手指的一根毛刺 , 那么现在 , 经过舆论媒体的反复渲染 , 这座废墟上旗帜飞扬的孤独堡垒 , 俨然成为日军心头的一根倒刺 。 他们无法容忍这样一根小小倒刺竟然成为自己的腹心之患 。下午两点 , 日军发动第一波总攻 , 密集的枪炮砸向仓库 , 但却被坚固的外墙挡在外面 。 一位顽皮的士兵 , 用长竹竿将自己的钢盔挑到窗外 , 作出窥探的样子 , 竟引得敌军以机枪集中射击 。 成为了孤军疲累交加的战斗中开怀大笑的一刻 。 敌人的枪炮声彻夜未绝 。 但杨瑞符发现一些极度疲惫的士兵 , 竟然将凶猛的炮火置之度外 , 甜蜜地睡在地上 。时间终于到了10月30日 。 猛烈的炮火 , 甚至让垃圾桥上驻守的英军士兵也不得不撤退 。 这天 , 日军终于使用平射炮向墙壁开火 , 并且轰开了几个洞眼 。 但这些洞眼在杨瑞符看来 , 可谓“感谢极了” 。 他立刻让士兵在洞口架设机关枪 , 对敌军聚集之处进行扫射 。 但这种乐观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 深夜11时许 , 日军开始用重迫击炮和平射炮对仓库进行猛轰 。 “最激烈时 , 每秒钟发炮一响 。 轰轰之声 , 震破了长夜的沉寂 。 ”就在交战最激烈的时刻 , 突然 , 他们得到了来自军事最高统帅直接下达的撤退命令 。此时是深夜12点 。 突如其来的撤退令就像当初的留守令一样 , 让杨瑞符和谢晋元莫可名状 。 但他们只能尽快服从命令从仓库撤出 。 尽管连日来阅读报章让这些孤军将士们知道 , 自己留守仓库的重要原因之一 , 是以英勇无畏的抵抗精神 , 吸引世界目光 , 进而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 , 以抵消连日来战略溃败造成的不良影响 。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 目的达成得如此之快 。 全球享有盛誉的伦敦《泰晤士报》 , 在10月29日发表社论 , 一改之前故作客观甚至揶揄中国的口吻 , 赞颂道:“中国军人现已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 , 此为近世史中之第一次 。 虽中国军人大部分现犹训练未充足 , 武装未齐备 , 并因无力置备雨衣 , 犹携伞与俱 , 然扼守人所认为不能支持一周之阵地 , 竟至十周之久 , 而其退却也 , 在任何新式陆军不能抵抗的猛烈炮火轰炸之下 。 吾人于此 , 将见上海华军之抵抗 , 将在中国各处发生精神上影响 , 不独今日如是 , 即在将来亦然 。 ”在之后召开的九国公约国际会议上 , 中国的顽强抵抗 , 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和同情 。 一如顾维钧在对战局和国际关系的分析中所指出的 , 上海的战斗给了全世界一种印象 , 中国是有力量回击的:“这件事不仅引起了布鲁塞尔国际会议的与会各国重视 , 而且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 。 西方确信中国的潜力到底还是很大的 。 ”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