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到底有什么用
和一些人聊天时 ,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社会就是这个样子 , 适应便好了 , 老是义愤填膺 , 太不成熟 , 而且还会语重心长地发出告诫:批评有什么用?你能改变吗?赚到钱才是王道 。这是作为批评之人经常遇到的质疑 , 也是功利之人的语言逻辑 。 也就是说 , 有的人不反对批评 , 但是如果批评了 , 问题还没有解决 , 钱也没赚到 , 就会怀疑批评的价值 。 如同你让一个人吃了特别苦的药 , 还对他的身体康复没有任何作用 , 人家肯定气不打一处来 。 所以 , 你不仅要准确指出“病情” , 而且开的药方要符合病症 。 所谓良药苦口 , 前提就是要对症下药 。 不对症 , 再是良药也无济于事 。 同理 , 批评是可以的 , 但要有的放矢 , 要对解决问题起到一点启迪作用 。邵建就曾质疑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 。 他说:“一个世纪以来 , 国民性问题已经成为鲁迅神话之一 , 或者说它是鲁迅神话中最重要的内容 。 对它 , 我们给予了过多的认同和称赞 , 而称赞又无不集中到鲁迅的深刻上 。 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 鲁迅的批判不可谓不力 , 然后 , 国民性问题终究解决了吗?抑或有所好转吗?……以一种经验主义的眼光 , 鲁迅的批判既然那样无与伦比 , 而他的努力乃至后人一个世纪的努力却劳而无功;那么 , 是否可以认为批判本身就有问题?奇怪的是 , 我们不仅没有过这样的质疑 , 反而把劳而无功当成了鲁迅‘深刻’的证据:瞧 , 鲁迅所揭露的问题并没有过时 ,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鲁迅 。 ”从上述言语中我们不难理解邵建的意思 , 那就是既然国民性问题没有解决甚至没有好转 , 那么说明鲁迅的批判是有问题的 , 至少开出的药方是不对的 。 邵建进一步说 , 鲁迅治病只用单一的方子 , 何况这又是一个偏方 。 鲁迅所揭示的毛病 , 是一种道德症候和精神痼疾 , 他要改变这样的道德精神状况 , 却又是从精神自身入手 。仔细分析 , 这里涉及批评中破与立的问题 。 比如有的人说 , 你就知道批判 , 只知道把一座座墙推倒 , 而不把新墙建起来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破不立 , 批评缺乏“建设性” 。所以 , 一旦一个批评者只破不立 , 或者虽然立了 , 但并没有显著效果 , 那么这个批评就会饱受指责 , 乃至被说成是纸上谈兵 。 而鲁迅的批判是既破又立 。 所以 , 我们每每读到他的文字 , 觉得入木三分 , 给人以人人心中有 , 个个笔下无的感觉 , 更能让人在混沌中豁然开朗 。 邵建的指责主要侧重于鲁迅开的药方 , 而不是鲁迅揭示的现象 。 邵建之所以对鲁迅的药方不以为然 , 是因为他认为鲁迅的改革国民性是从根本上改革国民的人性 , 而人性不可革 , 它是自然赋予的 , 革之则性不存 。 所以他更同意胡适主张的制度建设 。先不说邵建对鲁迅药方的质疑是否正确 , 他指责鲁迅的逻辑其实和不少人不欢迎批评是一样的 。 简单来说就是 , 你批评的东西如果没有因为批评而得到解决 , 那么这种批评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 对于批评 , 大家往往有这样的心理:批评是个得罪人的事 , 既然批评了就要有效果 , 否则得不偿失 , 还不如安分守己、明哲保身、闷头发财 。 这种心理不自觉地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焦躁心态 , 所谓“俟河之清 , 人寿几何” , 进而对批评产生过高的期待 , 对批评者产生一种过度要求 。其实 ,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是复杂的 , 仅靠批评就想解决问题无疑是不现实的 , 但不能因此否定批评的价值 。 就说鲁迅对国民性的批评 , 即使他主张的从精神自身入手是条死路 , 无益于解决问题 , 但他的批评依然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人性 , 也可以启发更多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也就是说 , 批评更多时候在于揭露问题、表达意见、启迪智慧 。 至于解决问题 , 还需要集思广益及更多人的参与 。 连鲁迅先生自己都说:“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 , 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 , 几个瓦碟 , 但也希望 , 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 ”来源:红网作者:闻涛
推荐阅读
- 希拉里批评特朗普对华政策
- 蔡莉卸任,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 国内房地产的使命已完成,迎接它的会是什么?
- 让安倍辞去首相一职的是什么病 专家:很少能完全治愈
- 详细数据:中国各省在美国到底有多少人?
- 美国警察为什么要如此暴力执法
- 高官接连出访 美国在中东下一盘什么棋?
- 青年|开货车一定会违章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违章的货车司机说话?
- 白酒|泡了一年白酒的蛇,为什么还能暴起伤人?这个技能让蛇有不死之身
- 美团创始人王兴:业内人更清楚苹果到底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