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兰坪:下活“特色产业棋”,奏响“富民增收曲”

就业|兰坪:下活“特色产业棋”,奏响“富民增收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8 月 12 日 , 利用晴好天气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通甸村二组的村民们来到位于通甸镇的一心堂(怒江)医药产业园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除草 。
“公司成立以来我就在这里务工了 , 每月工资2600元 , 主要是离家近 , 上班的同时还可以顾家 , 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多了 。”村民和贵宏说 。
从2019年一心堂(怒江)医药产业园650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成以来 , 基地固定用工 30人 , 季节性用工400人 。2019年 , 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5460人次 , 累计支付230余万元 。其中 , 用工工资100余万元、土地流转费90余万元、购买农户农家肥30余万元、松针10余万元 。
这是兰坪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群众增收致富支柱产业的一个缩影 。
近年来 , 兰坪县依托资源优势 , 分类施策、合理布局 , 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 着力培育建设中药材、高山杂粮、山地牧业、特色果蔬四大基地特色产业 ,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 , 发挥“内功”作用 , 组织动员乡村能人、致富带头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 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产业发展 , 实现每个村都有集体经济 , 每一户贫困户都加入一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都有一项以上产业项目覆盖 , 户均带动贫困户增收3815元 。
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 , 兰坪县坚持做到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 。在优化红米、高山杂粮、生态林业、山地牧业等传统产业基础上 ,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水果、特色蔬菜、香料产业 。
抓好长期产业与短期产业相结合 。在培育花、果、林、蔬等支柱产业的同时 , 着力发展肉牛、生猪、生态鸡、食用菌、中药材等“短平快”稳增收产业 , 实现“以短养长” , 为贫困户打造“短期能稳定脱贫、长期能巩固致富”产业扶贫体系 。结合地理区位和行业特点 , 林业方面重点打造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 在澜沧江地质脆弱、干热河谷地带发展花椒、山胡椒为代表的香料产业和特色水果产业 , 实现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双带动、双促进”;农业方面在坝区发展集中规模化现代农业 , 集中发展特色水果、蔬菜、中药材、乌骨羊、高黎贡山猪、绒毛鸡等种植养殖业 , 在半山区、山区采取以“村党组织+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合作社)+贫困户”、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贫困户 , 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 引导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 。破解产业资金效益安全和市场风险 , 促成资金跟着卡户走、卡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市场走 。强化贫困户与涉农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利益联结和效益分配机制 , 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壮大和贫困户增收 。强化激励保障机制 。以“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的资金使用方式 ,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小额信贷+贫困户、扶贫车间+贫困户”等合作发展模式 , 按照每个扶贫项目都有一个方案、一个标准、一项措施的要求 , 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强化帮扶带动机制 。有效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集团帮扶等各类扶贫资源 , 进一步落实好产业指导员分片包干制度 , 让贫困群众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土地租赁或流转、就地就近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 。
通过增加项目投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 , 大力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和素质 , 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 保障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同时 , 采取多种形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 , 实现了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无缝对接 , 打开贫困群众视野 , 促进贫困群众从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 , 点燃了他们生活的勇气 , 释放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