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张凌云:悠悠石峁( 三 )


外东门远眺
被称为“华夏第一门”的外东门遗址 , 以其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技术先进而颠覆了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城建史的认知 。 在外东门遗址出土了玉器、壁画、石雕人像、陶器、石质生产工具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时期的重要遗物 。
不知多少次 , 我登上作为制高点的北墩台 , 临风而立 , 东升的旭日将万丈光芒铺满整个城池 , 此刻的石峁古城 , 氤氲弥漫 , 偶有一缕青烟飘来 , 远处的鸡鸣声瞬间将这里唤醒 。 我被一种久远、神奇、强大的力量所主宰 , 我仿佛成了一位守城的士兵 , 手握长矛 , 面东耸立 , 身上的粗布麻衣迎风飘扬 。 站在这样一座威严的城门上 , 无形中就会感觉充满力量 , 无畏无惧 , 随时准备击退来自任何部族的侵犯 。
是的 , 环顾四周 , 唯有这里可以将方圆百里的景象一览无余 , 在秋高气爽之际 , 据此两百多公里的芦芽山都可以望见 。 向西 , 秃尾河顺南而下 , 波光潋滟 , 长城遗迹一路蜿蜒而至 , 相互交错 , 好不壮观 。 山下距今约六百年的高家堡古城 , 环山庙宇遗迹 , 星罗棋布 。 这里 , 时间、空间形成了一个集合点 , 我作为一个时间长河里的过客 , 站在这里 , 将这来自四周的信息糅合、汇集、梳理 , 这是两座古城在时间上的交集 , 在空间上的拥抱 , 是人类漫长的发展阶梯上 , 两级紧密而结实的台阶 。
石峁|张凌云:悠悠石峁
本文插图

石雕
巍巍皇城台
“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 , 其形状是由底部向台顶四面包砌层阶状护坡石墙台地 , 呈“金字塔”结构 , 护墙保存较好处多达十余层阶 。 台顶推测为大型宫殿建筑区域 , 发现了大型墓葬及石雕人像等重要遗迹及遗物 。 内外城呈半包围状将“皇城台”包裹在内 , 内外城城墙依山势而建 。
“皇城台” , 顾名思义 , 是首领或皇帝的居所 。 在贫瘠的陕北地区 , 在祖祖辈辈记忆中 , 落后、封闭的这些峁梁沟壑之中 , 以“皇城”命名的地方绝无仅有 , 这里怎么会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我们只看到头裹羊肚子手巾 , 手扶原始犁铧 , 腰系粗布长带的老农 , 耕作于高天厚土之中 , 世世代代靠天吃饭 , 在外界的印象之中 , 这是一块未开化的区域 。 据说 , 清朝时有人来这里考察后给皇帝上过一道奏折 , 称“圣人布道 , 此处偏遗漏” 。 但“皇城台”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被流传至今 , 这本应该属于北京、南京、西安的盛名 , 几千年来却被这台基面积约二十五万平方米、台顶面积约八万余平方米的独立山峁占据 。 这也许是辉煌的石峁王国 , 延续到今天唯一的亮光 , 顺着这道光 , 我们又一点一滴揭示了四千三百年前的辉煌 。
当表面的覆土被一层层揭开 , 勾勒出登顶皇城台的基本路线 , 登台者需先经过广场 , 再过外瓮城与南北墩台之间的侧门进入门道 , 沿平整石板铺砌的斜坡道路 , 至内瓮城处 , 向北折入主门道 , 绕主门道过主门道上门向西登临皇城台台顶 。 考古表明 , 这就是石峁统治者的居所 , 依山而建 , 固若金汤 。 各类墙基、建筑材料、石雕、壁画层出不穷 , 数量之多、规格之高 , 令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 。 我们敬仰的是这样一群远去的中华智者 , 曾经借助自然之势 , 精于发明创造 , 构建起了自己的社会制度 。 这些高度文明的社会制度 , 涉及军事、宗教、天文、艺术等领域 , 为我们留下史诗般的文明赞歌 。
向天空昭告
资料显示 , 亚非古文明的发展脉络 , 基本上是一致的 。 古文明发生的地理范围约在北纬24°与32°之间 。 放眼文明嬗变史 , 光辉灿烂的巴比伦、博大精深的古中国、色彩斑斓的古印度、玄妙神秘的古埃及、奇特诡秘的玛雅等 , 它们犹如浩瀚夜空中的明星 , 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 。 而更为惊异的是 , 这些文明的肇端 , 无论从建筑还是艺术创造 , 无不以惊人的相似度 , 令今人瞠目 。 他们仿佛经由某个创造之神统一授意后 , 均匀分布在世界各地 , 带着神圣的使命 , 依据地理地形差异 , 开始了各自发展的征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