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80余只世界“极危”鸟类现身孟津湿地
文章图片
左为黄胸鹀雄鸟 , 右为黄胸鹀雌鸟 。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曼通讯员郭准文图
本报讯日前 , 黄河湿地孟津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马朝红 , 在黄河湿地意外发现80余只黄胸鹀(wú) 。 黄胸鹀俗称“禾花雀”是国家珍稀野生鸟类 , 目前世界上存活量很少 , 2017年12月5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列入“极危”物种 。
据介绍 , 20世纪90年代 , 黄胸鹀和麻雀一样种群规模较大 , 世界范围内有数十万只 。 随着人们的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 黄胸鹀的数量逐年减少 。 2004年 , 黄胸鹀由“无危”改为“近危” , 2013年改为“濒危” , 直到2017年12月5日又升级为“极危”物种 。
“十多年前黄胸鹀还是很普通的鸟种 , 数量非常庞大 。 ”马朝红告诉记者 , 黄胸鹀外形美观很吸引人的注意 , 因此在野外容易遭到猎捕 。 而在南方一些地区 , 由于错误的宣传让很多人认为黄胸鹀有滋补强壮的药理功效 , 从而使黄胸鹀成为一道桌上美味 , 导致黄胸鹀十几年间被大量猎杀 , 数量锐减 , 成为“极危”鸟种 。
【孟津|80余只世界“极危”鸟类现身孟津湿地】据悉 , 黄胸鹀别名禾花雀 , 鹀科鹀属小型鸣禽 。 它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 其体长14~15厘米 , 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 , 翕及尾上覆羽栗褐 , 上体余部栗色 , 中覆羽白色 , 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 , 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 , 尾下覆羽几纯白 , 下体余部鲜黄色 。
黄胸鹀喜欢栖息于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 , 在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进行繁殖 。 每年冬季黄胸鹀会迁往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过冬 , 春秋两季的迁徙期都会有黄胸鹀现身位于孟津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马朝红说 , 如今黄胸鹀数量依然非常稀少 , 还应该以保护为主 , 希望大家不要对鸟群有过多的打扰 , “即使大家在野外看到 , 或者听到哪里有黄胸鹀现身的消息 , 也不要贸然前往 , 尽量保护黄胸鹀的良好生存环境 。 ”
推荐阅读
- 城市|妻子去世,他立誓一生不娶,岳母小女儿嫁你,生下一子闻名世界
- 看剧入迷太深!女孩探索“外面世界”迷路后 被警察蜀黍送了回来|看剧入迷太深!女孩探索“外面世界”迷路后 被警察蜀黍送了回来
- |NEWLINK能链对话世界500强 励志成为能源产业“阿里巴巴”
- 美诗美文的世界|王朔评金庸:捏着鼻子才看完一本《天龙八部》,其余的看不下去了
- 世界|筹建三大中心硬刚特斯拉恒大造车路再进一步
- 华为|踏浪同行!253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携手华为共创行业数字化
- 科学知识|「图片新闻」兰州市欣欣嘉园社区和倍豪智创科技中心联合开展“探索七彩世界·普及科学知识”实践活动
- 漂亮的转身:中国在世界建桥史上首次实现“二次转体”
- 电影|43岁黑豹演员逝世!德维克对世界的贡献堪比迈克尔·杰克逊
- 市场|中企领跑世界智能手机市场 日媒:魅力在于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