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四 )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因为有了这部电影 , 谢园尊称陈凯歌为老师 , 也不吝于用最动情的笔触来描述他 。1993年 , 也就是《霸王别姬》得到金棕榈奖的那一年 , 《当代电影》杂志中 , 谢园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了一篇文章《他叫陈凯歌》 , 笔触细腻、回韵悠长 , 文字能力非常好 。他讲陈凯歌的决绝 , 宁愿大病一场、每天嚼几口方便面也要坚持拍完这部“没有商业也没有艺术”的电影;他讲到陈凯歌对领袖的崇拜 , 讲陈凯歌说戏时的狂热 , 也讲到了自己模仿陈凯歌 。字里行间 , 是那一代人追求理想时的狂热与兴奋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请欣赏谢园表演“有点生气又有点高兴 , 有些欣喜又有些悲哀 , 又想抬头又不想抬头 。 ”谢园对于陈凯歌总是抱着深情 , “凯歌仰着脸 , 地中海的风把他的胡子吹得微微在抖 , 太阳也不似西双版纳的温柔 。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和陈凯歌在戛纳沙滩 。三十年过去了 , 陈凯歌也早已不是在西双版纳苦苦思索人性与道义的年轻人 。当年 , 他的电影“只卖出去七个拷贝” , 被戛纳组委会嘲笑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拷贝” , 而如今 , 陈凯歌已经谙熟商业规律 , 懂得市场与观众 , 也不再执拗于那些孤傲的理想 。所以很多年后谢园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道“我觉得在1994年就结束了 , 芝麻已经开不了那扇门了 。 这不是别人的问题 , 不是政治不是市场 , 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 我们自己心灵的窗户已经焊死了 , 今生不会有余地再次打开了 。 ”“这一切在1994年就结束了 。 ”那么1994年发生了什么呢?陈凯歌从戛纳风光回来 , 次年 , 他做了电影《孔繁森》的艺术指导 。 当年那个满腔抨击与思考的人 , 在渐渐地向他曾经抨击过的东西靠拢 。和同时代的导演一样 , 他紧紧地奔向时代 , 奋力投身于大片的制作 , 一部《无极》让他折戟沙场 , “人怎么能无耻到这个地步”成为2005年最轰动的娱乐新闻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此后 , 陈凯歌的水平时高时低 , 起伏不定 , 《梅兰芳》《搜索》水准都相当不错 , 但2016年的《妖猫传》美则美矣 , 但空洞无物 , 让人嗟叹 。人们对他的关注慢慢转移到他第二个帅气的儿子身上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陈凯歌在八十年代与同时代的才女美女交往 , 但最终情定大美人陈红 , 陈红为夫勇做制片人 , 堪称贤内助 , 生下两个帅气的儿子陈飞宇 , 陈雨昂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小儿子陈飞宇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流量明星 , 在各个当红的剧集里扮演着角色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大儿子陈雨昂很低调 , 最新的新闻是出现在顶级富二代们的饭局上 , 与华为二公主和赌王小女儿吃饭 。好 , 说回谢园 。在演过艺术到极的《孩子王》之后 , 他又演过一部更有名的片子 , 叫《棋王》 , 也是阿城原著 , 但这一回导演换成了滕文骥 , 这部戏让他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梁天之所以跟谢园的友情极深 , 大约因为他真的是无限欣赏谢园 , 也知道谢园早年有多么牛掰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 , 很多阿城的书粉将它视为“寻根文化”的重磅代表作 。 这也是他被梁天称作“探索片”的类型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这部电影拍过两个版本 , 1988年内地版 , 以及1991年香港版本 。 香港的《棋王》是徐克和侯孝贤一起制作的 , 主角是梁家辉 。 很多网友会对比两个版本 , 大部分人说香港拍得好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