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三 )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是啊 , 永远在在饭局上快乐地说着段子 , 谁知道他内心的感伤呢?但这个快得不能再快的时代里 , 有多少人在乎这种感伤呢……谢园成名且在电影史上留下位置的 , 就是他曾反复说过的自己演过最纯粹的一部电影 , 是陈凯歌的《孩子王》 , 他用了极尽美好的词语来描述那段难忘岁月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的确 , 在《孩子王》里 , 我们不仅看到了谢园的纯粹 , 也看到了陈凯歌的纯粹、顾长卫的纯粹 , 以及作者阿城的纯粹 。这是八十年代启蒙时期的精英聚合 , 是那个时代牛人的一次才华碰撞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陈凯歌拍《孩子王》有自己的情结 , 他在云南插队 , 受了非人的痛苦 , “每天的饭菜里没有半点油星” 。所以他把这部电影放在云南 , 缅怀岁月 , 也抒发着青年时代无可释放的愤怒 。 那时的他有着一腔的情绪想要表达 , 他告诉顾长卫 , 电影里要有“暴烈的太阳、浓浓的雾、黄昏的逆光和黑得发青的夜 。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这是一部不会过时的电影 , 放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再看 , 还是会感觉震撼 。它甚至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 没有铺垫、没有冲突、没有起承转合 , 但是充满着浓浓的绝望感 。 你会觉得 , 年轻时的陈凯歌 , 可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全片的故事脉络大体可以总结为:一个知青在云南呆了八年 , 去一所学校当老师 , 可发现学校教的全是阶级斗争的东西 , 学生们甚至连小学的字都不认识 , 于是这位老师用自己的方法来教他们语文 , 结果被发现后 , 不再让他教学 。 注意 , 远处那个坐着的光头 , 是顾长卫客串 。偏意识流的电影需要一个能稳得住场面的演员 , 况且 , 《孩子王》这部电影百分之八十的演绎全靠谢园一个人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正如编剧家史航说的 , 《孩子王》是他出世名作 , 演法奇异卓绝 。 陈凯歌说谢园为了演好“老杆” , 3个月没洗头 , 过年时他执意要留守在云南 , 可见 , 这些付出也是值得的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片中有大量的独白式、梦呓般的表演 , 或是疯癫、或是鬼魅、或是呆嗔 。谢园顶着他的一头乱发 , 浑身脏污 , 肢体语言扭曲而晦涩 , 正如整部电影所传达的意象一样 , 那是一个在绝境中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如何去挣扎的心理状态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很多人看不懂《孩子王》 , 谢园也说过这部片子入选戛纳时 , 被几个采访人员戏谑着颁了个“金闹钟奖” , 陈凯歌以为是好奖 , 后来才知道“金闹钟”的意思是沉闷打瞌睡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但是圈内人都把它奉为经典 , 也是谢园心头的白月光 。这也许不是技术上的经典 , 但它代表着沉闷压抑的时代里 , 一次颇为勇敢的质疑 , 它的精神意义更为巨大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史航说到现在还能唱出来电影中的那段歌 。漫天黄日之下 , 一群孩子唱着““一二三四五 , 初三班真苦 , 识字过三千 , 毕业能读书 。 五四三二一 , 初三班争气 , 脑袋长在肩膀上 , 文章靠自己 。 ”谢园离世,八十年代那些心怀理想的人们去哪了
陈凯歌运气不好 , 同样是出征世界影坛 , 同一年的张艺谋凭借《红高粱》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孩子王》只得了戛纳的“教育贡献奖” 。从此 , 陈凯歌苦等六年 , 奋起直追 , 终于凭《霸王别姬》问鼎戛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