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叶说史|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诸葛亮辅佐刘备

《三国演义》中 , 司马徽向刘备二荐诸葛亮并发出“卧龙虽得其主 , 不得其时 , 惜哉!”的喟叹是在第三十七章“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 。 此时的背景是刘备几经沉浮依然未得寸土 , 只好投奔刘表做客将 。 刘表虽然知道刘备有统军的才能 , 但也知道他有雄心 , 故不敢寄托于重权 。 刘表的想法是对的——刘璋正是因为“错信”了刘备 , 这才导致基业被刘备取走 。 于是此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刘备百般愁苦 , 以至于有了天下之叹 。
老叶说史|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诸葛亮辅佐刘备
文章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 , 司马徽向刘备先推荐了徐庶 , 同时两次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 在第二次看到刘备决意去请诸葛亮之后 , 司马徽发出了这样一句“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的感叹 , 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207年) 。
这只要提醒一句:千万千万不要神化司马徽 。 司马徽绝对没有也不可能预测出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北伐最终失败的历史进程——这些事 , 就连参与其中的诸葛亮都不可能预料的到 。 司马徽之语 , 指的一定是当下 , 也就是赤壁之战前夕 。
老叶说史|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诸葛亮辅佐刘备
文章图片
虽然之后诸葛亮对刘备自信满满地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 , 但天下是不是真能朝诸葛亮的计划走 , 边诸葛亮心里都没数 。 首先 , 赤壁之战曹操获胜的可能性还是相对大一些的 。 当时曹操破荆州 , 以大胜之师挥兵东进 , 刘备的残兵自不待言 , 孙权是不是能下决心抗曹也在未定之天 。 如果孙权不抗曹 , 如果孙权抗曹却没有取得胜利 , 如果孙权内部出现的分裂……“隆中对”根本没有发生的可能 。 所以这个时候 , 诸葛亮的计划要借助于孙权 , 其命运根本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
第二步 , 如果孙权胜利了 , 并借机西进荆州、再征巴蜀 , 以刘备之军力也根本不可能抵抗得了 。 千幸万幸 , 周瑜染病 , 在计划西征马蜀的时候居然死了 , 继任的鲁肃支持孙刘联盟 , 于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划到此时才出现了可能性 。
老叶说史|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诸葛亮辅佐刘备
文章图片
司马徽能预料的是 , 第一曹操很可能赢;第二就算曹操输了 , 赢家也会是孙权 。 谁能想到周瑜居然死了呢?“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指的是三分天下之梦很难实现 , 结果误打误撞变成了北伐失败的预言 。
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伏龙、凤雏 , 两人得一 , 可安天下 。 ”那么他俩的才智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 , 为何还是没安天下呢?
一、谋士才志存在时间、空间和阴阳差
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 。 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 , 还依次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 。
他们所谓的“十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时间差 。 高人往往眼界远 , 能沉得住气 , 出道更晚 。 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也正是昱、庶、亮、统 。 二、空间差 。 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强 , 管理范围大 , 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说法 。 他们的初始战功也确乎如此 , 程昱取东阿县 , 徐庶取樊城 , 诸葛亮取荆州 , 庞统取西川 。
但我们很快会发现 , 程昱、诸葛亮的终生成就要远大于徐庶、庞统 。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们还存在第三方面的差异——阴阳差 。 前面“十倍”说的都是表面的毕业考试成绩 , 我们可以称之为智谋或阳谋 。 但在实战中还会有人违背忠孝、信义 , 用到权谋或者说阴谋 。 四人中 , 统、庶仅善阳谋 , 亮、昱则兼善阴谋 , 其中亮又较昱为高 。 专注阳谋者往往忠顺 , 精于阴谋者往往逆反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 “篡逆”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洪水猛兽 , 但对于“民族”这一生命体而言 , 却是必不可少的阴阳顺逆 , 即新陈代谢 。 只分合理不合理 。 再者 , 兵不厌诈 , 孙子甚至说自己的阳谋也皆为诡计 , 所以阴阳与忠逆一样 , 本身也没有优劣之分 , 关键在于均衡掌握 , 合理运用 。 准确地说阴谋属于攻心术的范畴 。 不过 , 在阳尊阴卑的封建社会 , 阴谋是从老师和书本上学不到的 , 只能靠自我参悟、自主研发 。 可一旦拥有就能出奇制胜 , 改变自己的命运 。 程昱、诸葛亮就是因为谋略全面而从排行榜中脱颖而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