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育开放: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 )


为国际教育治理做出贡献
对新时期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特点 ,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刘宝存认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几大转变 。 价值取向上从规模导向转到提升质量 。 改革开放后 , 双向留学迅速发展 , 人员大幅增加并保持较高规模 。 十八大以后 , 接连出台措施 , 促进质量提升 。 管理方式上从集中统一到简政放权 。 随着办学自主权扩大 , 开展国际教育和交流日益成为学校法定权利 。 与此同时 , 改革自费留学中介服务管理政策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性进一步扩大 , 留学简政放权不断深入推进 。 开放形式上从单一到全方位 。 教育对外开放从留学教育的单一维度很快拓展至学历互认、合作办学、境外办学、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 ,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
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 近年 , 全球化遭遇逆流 , 包括教育交流与融合在内的全球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国际交往的秩序 , 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 冲击国际教育交流 。 新形势下 , 中国继续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 , 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 积极分享在“停课不停学”、有序复学复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 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2019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列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 并明确了未来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和实践路径 。 当前 , 中国正按照既定目标和步骤 ,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 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迈向全新高度 。 刘宝存指出 , 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 , 中国可多方向发力 , 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为此 , 他建议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研究制定 , 从国际教育规则的执行者向制定者转变 , 更好掌握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主动权;培养和支持优秀人才赴国际教育组织任职服务 , 扩大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话语权” 。 (采访人员 张保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