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 关于心理咨询的10种常见误解


如果你对心理咨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 , 请一定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
 

误解1
“我自己抗抗就过去了 , 我很坚强的!”
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问题抗争 , 原本很快就能走出的心理困境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 造成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下滑 , 这种损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
 
其实就像“扭伤脚”一样 ,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心理困境:愤怒、郁闷、焦虑、烦躁、躲避、恐惧、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适应新环境等 。
 
明明贴上膏药静养两周就会好的 , 非要硬抗着去走路 , 结果花了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健康 。 何苦呢?
误解2
 
“别人会笑话我 , 如果去心理咨询的话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 。 ”
心理咨询师帮助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困境的人 , 那种认为只有负面情绪累积到“病”的境地才要咨询的看法是错误的 。
 
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开始无力解决 , 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 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师 , 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状态 , 那更应接受心理治疗 。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精神病是医学概念 , 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 , 是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 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 , 而轻度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心理困惑等几乎人人都有 , 这是完全正常的 。
 
如果经济情况比较好 ,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一些发展类的心理咨询 , 这些帮助会让个人更好地自我完善 , 生活得更幸福 。
 
误解3
“我不想讲隐私 , 去心理咨询感觉不安全 , 也不好意思 。 ”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 咨询师的确会面对来访者的某些隐私 , 但是专业咨询师在咨询时不带有任何个人的主观立场和价值判断 , 而是从来访者角度出发 , 为了解决问题而给出咨询和建议 。
 
专业咨询严禁泄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关信息 , 因为咨询师有义务替咨询者保密 , 也必须遵守保密原则 , 并且严禁与咨询者之间有咨询业务之外的私人关系 。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 , 在街上咨询师看到自己的受咨询者 , 是绝不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的 。
 
所以 , 专业的咨询师是可以给咨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 , 你想倾诉他就接住 , 并不会让来访者有被迫讲述的感觉 。
误解4
 
“我要找专家 , 越老越好!”
 
一位咨询师曾说:“不要迷信专家 , 心理方面没有什么专家!”
 
这确实反映出心理行业与一般行业的某些区别 。
 
至于咨询师的年龄 , 当然具备一定的阅历和经验是肯定有助于咨询的 , 但也不是年龄越大就一定越好 。
 
心理治疗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 要求咨询师必须在知识上具备专业素质 , 有一定的学历背景 , 熟知心理学 , 在个人特点上精神悦纳 , 精力充沛 , 思想开放 , 感知敏锐 , 具有良好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 , 并具备助人的人格条件 。
 
误解5
“咨询就是聊聊天 , 安慰一下 , 我找个朋友开导我 , 不也一样么?”
 
心理治疗当然也有宣泄、开导、安慰的作用 , 但是上面这种观点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专门治疗的 , 否定了咨询的专业性 。
 
心理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学科流派 , 这些都是有学理基础的 , 决非简单的聊天或者宣泄 。
 
心理咨询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 , 有专门的测试量表和测试手段 , 有专门的交谈答问的技巧 。
 
旨在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 , 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 , 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 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 这也绝非一般的谈话开导所能做到的 。
误解6
“我自己看点心理学书籍 , 不是更方便、更便宜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