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希|无限惋惜!天才物理学家尹希放弃国籍,入美国国籍成哈佛终身教授( 二 )


2008年 , 24岁的尹希成为哈佛大学物理学系的助教教授 , 7年后他荣升为正教授 , 这也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教授 。 在此期间 , 他在弦理论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 获得了美国斯隆研究奖等奖项 。
在哈佛大学功成名就的尹希也引来了国内媒体的关注 , 面对媒体对其回国时间的质问 , 他却表示暂时不会回国发展 。
其实对于尹希的决定 , 很多人还是抱着理解的态度的 , 因为毕竟他在美国多年 , 已娶妻生子 , 且在哈佛大学取得了这么高的职位 , 要做出回国的决定也是很艰难的 。
但是对于尹希而言 , 这些都不是他暂不回国的主要原因 。 他表示国内的科研环境无法和国外相提并论 , 在哈佛有着顶尖的物理学家 , 可以互相交流 。
他还说道:如果要回国 , 我也不会一个人回国 , 而是要带一个组的物理学家一起回国 。
为什么我们国家留不住人才?中国近几十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是极大的 , 也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 但是人才流失的现象极其严重 , 这不仅是国家的损失 , 也会影响国内科研人员的心态 。 那么究其原因 , 是什么导致我们国家留不住人才呢?
其中有一点就是爱国教育的缺失 , 在中小学的时候 , 成绩对学校和家长而言是最重要的 。 在学校和学生间有着一种默契的认知 , 那就是只要不是可以提高成绩的课就是“没用的课” , 这些课不用认真听 , 可以睡觉 , 可以补作业 , 甚至会被其他任课老师“据为己有” 。
而天才少年们更是被成绩捆绑 , 接受这类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许多中小学生缺乏对国家的热爱 , 缺少对祖国的认同感 。
此外 , 我国对科研人员的待遇不高 , 甚至给高端人才的工资也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 在我国 , 科学家总是和“清贫”二字绑定 , 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 。 试想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都无法保障的话 , 又如何能安心研究课题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科研圈子的人际关系极其复杂 , 中国人习惯的人情社会关系却是和科研发展背道而驰的 。 圈子里拉帮结派 , 互相对立 , 考核方式也过于看重发文献的数量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科研人员也逐渐失去了热情 。
从尹希的成长历程和暂不回国的理由中 , 我们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 , 但是要想改变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 而是需要全社会的长久的共同努力 。
作为普通人 , 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身边的科研人员 , 多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科研成果 , 逐渐将社会的关注度从演员明星转移到一线的科研人员那里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