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致敬我们的健康“守护人”|医师节,致敬我们的健康“守护人”( 二 )


说到变化,崔肖认为,在疫情常态化之后,医院收取病人都会进行严格的筛查,也采取了很多防控措施,让前来就诊的患者更加有序和高效 。另外,在生活上,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口罩和酒精已经是常备“武器” 。
“每个时代都是属于每个时代的需求,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英雄,在疫情面前,我们就是主角 。”崔肖说,虽然感觉对家人亏欠很多,但自己很欣慰在疫情面前能和同事们并肩作战 。
她说,通过这次抗疫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个人成长方面 。感觉一下就长大了,对生命也更加珍惜了,特别是要珍惜健康 。“虽然现在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作为医护人员的一份子,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真心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
另外,她向采访人员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标:能靠自己的努力买个房子,过了几年等父母老了的时候,能把他们接到身边养老 。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
“医者仁心 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杜斌,从疫情爆发之初,就投入到一线的抗疫工作当中 。可以说,疫情走到哪里,他就跟着走到哪里 。
疫情爆发之初,他和国家卫建委的高级别专家组在武汉一待就是3个多月,武汉的疫情好转之后,他又来到哈尔滨,6月底由于北京疫情出现反弹,他又与专家组进驻地坛医院 。7月底,他又到新疆参加抗疫工作 。他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笑称,这一年就是在家的时间是最少的,不过这是他的工作,也感谢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
医师节,致敬我们的健康“守护人”|医师节,致敬我们的健康“守护人”
文章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杜斌
杜斌表示,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再加上大家对这个病确实不熟悉,所以在初期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紧张的情况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就会好转很多 。
在回忆起刚到武汉的情况时,他表示,“我记得最开始在金银潭医院的时候,医院的护士长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先数一遍口罩和防护服的数量,然后安排医护人员进到病区去 。而到了2月中旬的时候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存在了 。“
专家组的任务主要是分析病因,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在武汉的三个多月,他和专家组一起每天要跑好几家医院,一般早上八、九点钟就跑出去,有的时候直到半夜才做完当天的工作 。
杜斌认为,在武汉当地工作的医护人员对这次疫情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是他们给之后各省的医疗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是他们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坚守在一线 。而他们做出的牺牲也是最大的 。
随着武汉疫情的稳定,各省支援的医疗队逐渐返回了,专家组也离开,但当地的防疫工作并没有结束,又是武汉当地的医护工作者,一方面要去救治这没有完全痊愈的病人,另外一方面还要自己开展正常的医疗工作 。
据采访人员了解,杜斌参加过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禽流感、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山西临汾山体滑坡、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一系列医疗救治工作 。1994年开始工作的他,几乎是没有给自己好好放过一次假 。他曾说,“我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了病人,目的是为了改变病人的生活 。”
杜斌认为,医护人员在治病的过程当中,虽然看的是病,更需要看人,在看病的同时需要有一些人文关怀 。同时,他也指出,医疗本身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医务人员是不是万能的,也希望更多的患者可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
“做健康科普知识的传递者”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医生作为职业时,大部分医护工作者都会回答救死扶伤,为了周围人的健康 。京东健康全职医生赵宇红是有着20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副主任医师,也是互联网医疗的积极实践者,平时生活也喜欢读读书,旅游交友,喜欢涉猎方方面面的内容 。他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就是身边亲朋好友的健康高参或者家庭医生,现在是希望把自己的专业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宝爸宝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