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解渴”向海取水 淡化海水喝着有点甜

|青岛“解渴”向海取水 淡化海水喝着有点甜
文章图片

文/图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红梅
【|青岛“解渴”向海取水 淡化海水喝着有点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明确在青岛等沿海7市布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计划到2022年,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超过100万吨/日 。
青岛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城市用水主要依靠跨流域调水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缺水的局面,青岛市在国内最早开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资料显示,山东现有规模最大的2个海水淡化工程,分别为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和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均达到10万吨/日 。目前,青岛已建成海水淡化产能22.37万吨/日,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近1/5、占全省60% 。
那么,苦咸的海水究竟是怎么变成淡水的?海水淡化后都用到哪里去了?青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怎么样?半岛采访人员带您一探究竟 。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生产车间里,通过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运行,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 。
海水变淡水
仨人“搞定”
“向浩瀚的海洋要水”,走进位于李沧区印江路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随处可见这条标语 。来自胶州湾的海水,在这里源源不断地变成淡水 。
“海水淡化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取水工程、预处理、反渗透和后处理等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生产部运营科主任李珂说,该公司采用先进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水质优良、稳定性强的特点 。
借助靠近胶州湾的区位优势,百发海水淡化公司从胶州湾取得优质底层海水,引入烟墩山西侧的海水湖里暂存 。随后,海水湖里的海水经取水泵站加压,通过埋藏在地下的1.3公里长玻璃钢管道输送到厂区,在超滤车间进行预处理 。“海水透过超滤膜,可以去除95%以上的悬浮物,变成只含有盐分的洁净海水 。”李珂介绍道 。
接下来,要进行反渗透处理,这是海水淡化的核心工艺,投资占比最大、生产能耗最高,与水质关系也最大 。反渗透系统由两级组成,一级反渗透主要脱除海水中的盐分,二级反渗透进一步脱除盐分和硼元素,以提升水质 。“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可达99.3%,能够截留糖类、氨基酸、细菌、病毒等物质,产品水质优良且稳定 。”李珂说 。
海水脱盐之后产生的淡化水,还要进行矿化处理,通过投加矿物质、二氧化碳、次氯酸钠等,增强产品水的稳定性,提高饮用舒适度 。
有五六个篮球场面积大小的车间里,机器轰鸣为何却不见有工作人员现场操作?“超滤膜组和反渗透膜组等关键设备均从国外进口,主要生产系统通过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运行,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 。”李珂说,一个生产班组只有3个人,负责全厂设备的运行和操作 。其中,一位生产运营班长在中控室通过电脑对全厂设备进行监控,另外两位操作人员在现场负责巡检和设备的基础维护 。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海水淡化处理的高科技企业,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设计产能10万吨/日,2013年1月投产运营,最高日供水量达10.5万吨,是全国首个主要用于市政供水的日产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外合资企业,2014年青岛水务集团收购外方全部股份,该公司实现由中外合资企业到国有企业的转身,现由青岛水务集团、青岛碱业和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共同出资经营 。
成本降一半
不输自来水
成本是制约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海水淡化成本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在4~8元/吨 。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涌现,海水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
近几年,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海水淡化成本大幅降低 。自2014年底,青岛水务集团收购外方全部股份后,百发海水淡化公司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根据外文工艺流程图,逐一梳理每一个阀门、水泵乃至细小接口等节点位置,分析研究并制定运营管控体系,掌握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