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老友记|喜马拉雅难越险峰


IT老友记|喜马拉雅难越险峰
文章图片
文|韩志鹏
“真香” , 网友如是评价喜马拉雅的“买1得13”会员 。
818购物节“一声炮响” , 给用户送来了“买1得13”会员的重磅优惠 , 安卓用户只需218元 , 就能打包获得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和屈臣氏等十余家平台和线下店的会员权益 。
IT老友记|喜马拉雅难越险峰
文章图片
喜马拉雅“买1得13”会员
超值“羊毛”谁不想薅?
会员大促销售火爆 , 喜马拉雅也在本月度过了八周岁生日 。 过去8年 , 喜马拉雅在音频赛道上一路飞驰 , 站上知识付费的风口浪尖 , 一举跃升为行业领跑者 。
但高墙之下依然危机四伏 , 偏于东南一隅的荔枝先声上市 , 网易、腾讯等巨头环伺着音频赛道 , 短视频又在不断分食有限的用户时长;于喜马拉雅而言 , 外部环境可谓是四面楚歌 。
所以 , 8年之后 , 喜马拉雅能否再次翻越险峰?
内容为王
会员“买1得13” , 喜马拉雅以实打实的价格优惠点燃了消费热情 。
官方数据显示 , “买1得13”会员开售1小时 , 即卖出超过10万份 , 若以安卓端218元的总售价计算 , 喜马拉雅1小时就净赚超过2180万元 。
不过 , 会员销售盛况的背后 , 则是接连不断的消费者投诉 。 自8月15日起 , 大量用户就在贴吧、新浪黑猫投诉上 , 讲述着购买过程中的不愉快经历 。
“我15号花268元开了买1得13的会员 , 17号还没到账 , 最开始联系客服说24小时内肯定到账……一天之后还没有到账 , 客服也没有反馈 , 在购买订单页面上却显示我还未付款” , 一位匿名投诉者讲述了购买会员后的遭遇 。
“坑中之坑” , 这位消费者直接写到 。
和该消费者有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 , 例如购买后其它会员权益无法使用、平台没有提前告知苹果端售价(268元)比安卓端高50元、下单购买后又被强制退款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
据地歌网不完全统计 , 仅在新浪黑猫投诉一家平台 , 就有接近40条消费者投诉与喜马拉雅“买1得13”会员相关 , 有部分投诉已经得到处理 , 但大部分的进度都是“处理中” 。
IT老友记|喜马拉雅难越险峰
文章图片
喜马拉雅在新浪黑猫投诉上收到的投诉
当然 , “购买后不能及时到账”的投诉频出 , 并不代表喜马拉雅在欺诈消费者 , 但却考验着喜马拉雅的售后能力 , 以及在海量订单和用户反馈涌入后 , 平台能否抵住压力 。
以此观之 , “买1得13”是喜马拉雅在付费业务上一次真刀真枪的比武 , 但实质上 , 所谓会员捆绑销售就是营销行为 , 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者的冲动购买欲 , 拉升平台的流量增长曲线 。
喜马拉雅自然也需要用户快速增长 。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 , 截止今年5月 , 喜马拉雅的MAU为9937万 , 全面领跑行业 , 但短视频、游戏等娱乐形态还在分食着有限的用户时长 , 喜马拉雅不能等闲视之 。
以简单粗暴的“价格屠夫”营销来拉新自然无可厚非 , 但音频平台是“内容为王” , 用户被吸引来能否长期留存 , 核心在于平台有无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能力 。
现阶段 , 喜马拉雅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声书、UGC(播客节目、音频直播)、PGC(IP和正版音频) , 其中仅“有声书”一个频道 , 在喜马拉雅的累计播放量就超过500亿次 , 位居全站第一 。
能实现用户规模的领跑 , 核心自然是喜马拉雅夯实了内容地基 , 但对用户而言 , 其核心指向是为收听优质内容 , 在知识IP大行其道的当下 , 平台标签往往会被弱化 , 这也就引发了音频平台的版权争夺战 。
喜马拉雅对独家内容的布局又是几斤几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