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哥一叶知秋|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什么却没有流传下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 , 大概都记得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 可“载一岁粮 , 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 如果有谁想按图索骥 , 只照《三国演义》所列制造木牛流马法去复制 , 这同想制作永动机一样是徒劳的 。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描写孔明制作的木牛流马 , “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 , 各尽其便” 。 而且将舌头扭转 , 牛马就不能行动 , 再扭过来 , 便又长驱大行 , 真是奇妙得很 。
文章图片
根据《作木牛流马法》提供的信息 , 木牛大概是这样的:腹部是方形的 , 头部是弯曲的 , 每天行程较短 , “宜可大用 , 不可小使” 。 单独行驶 , 每天能走数十里 , 结队行驶 , 每天能走二十里 。 每一木牛能载一个人吃一年的粮食 , 每天走二十里 , 推木牛那个人不会觉得疲劳 。
流马有方囊二个 , 每个能够装米二斛三斗 , 能够在高低不平的山道上行走 。 流马相似后世的独轮车 , 仍然需求人力的推进.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 , 第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 , 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峻的蜀道上敏捷行军 , 对其时的军粮运送有很大的奉献 。
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 , 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 , 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 , 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 , 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 木牛靠撑杆驱动 , 而不是传说中的自行工具 。 摇动双辕时 , 始终只有一根撑杆撑地而四轮转动 , 这与“一脚四足”、“转者为牛足”相符合;撑杆轴上有两根撑杆一长一短 , 这与“双者为牛脚”相符合;牛鞅绳为提起撑杆的细绳;牛秋轴为撑杆轴 , 是动力来源 , 这与“摄者为牛秋轴”相符合 。 这个“木牛”与文献记载的《造木牛之法》是基本相符的 。
文章图片
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 , 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 , 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 , 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 , 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 这个“流马”是完全按照《造流马之法》的文献记载的尺寸作的 。 车轮位于前、后脚之间 。 “靬”是牛皮做的圆套子 , 套在双辕上与牛鞅绳相连 , 提起撑杆 。 三角杠是车厢后的横杠(杠孔是三角形) , 拦住板方囊不退出来 。
既然史书有载 , 木牛流马又如此好用 , 它们就应该被大力推广并流传至今 , 如独轮车 , 马镫等 。 但木牛流马不仅没有被大力推广 , 至今考古发掘也未见实物 , 就连诸葛亮当时也并不总是使用木牛流马 , 同时他也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马 。 木牛流马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 魏国学会了木牛流马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 也说明木牛流马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
文章图片
【胖哥一叶知秋|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什么却没有流传下来?】由于没有木牛流马的实物流传下来供参考 , 至今 , 不同人对木牛流马的结构有不同的观点 。 第一种观点认为木牛 , 就是有前轮的小车;流马 , 即现在独轮手推车 , 在民间称之为江州小车 。 这个观点相对可靠 , 也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个观点 。
推荐阅读
- 周宝汇育儿|但却被诸葛亮隆中对中这一句给害了,刘备三兄弟本可以不死的
- 琳琳说历史|本可阻蜀汉灭亡,刘禅竟然弃之不用,诸葛亮悄悄留下一员猛将
- 小星品情感|两个人的结局会怎样?,假如诸葛亮和司马懿互换身份
- 历史驿栈|为何火烧藤甲兵却说“必损阳寿”,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毫无惧色
- 小天说历史|若诸葛亮死跟随,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刘备东征孙权时
- 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知道他一直在装傻
- 雷鸣笑谈|而是三国里面的第一武将,最懂刘备的不是曹操也不是诸葛亮
- 天下历史行|全因一人,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为何老失败?失败不是因为马谡和魏延
- 和珅不贪财|从未被打开,诸葛亮到底安插了怎样的玄机,刘备墓多次受“青睐”
- 涛涛谈生活|刘备也后悔不已,为什么不让张飞坐镇荆州?诸葛亮一句话道出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