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TikTok 长期搞“数字殖民”的美国在怕什么?( 三 )

封杀TikTok 长期搞“数字殖民”的美国在怕什么?
其次 , 网络族群的形成扩大了非雇佣工人群体的生产活动 。在数字平台上 , 平台的架构与运营是由企业完成的 , 但内容的生产大部分是由网民制作的 。 从平台经济的运作方式来看 , 特殊信息费、虚拟商品的售卖等都是平台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 , 而这些信息商品的完成都或多或少地离不开网民的参与 , 网民在实际意义上成为了平台的非雇佣工人[12] 。当网民以族群的形式存在 , 这种无偿的数字劳动又进一步扩大了 。 网络族群会聚集在平台的某个版块下 , 以集中化的方式进行精神生产活动以维系族群文化 , 族群类似于一个软性的生产组织 , 促使网民不断地为平台生产内容 。而很多平台也会向用户开放大量的网络空间和便利的自定义信息加工能力 , 设立点赞、浏览量等激励机制鼓励族群中的网民通过评论区、弹幕和话题论坛进行思维碰撞 , 上传精神文化成果 。 而从实质上讲 , 这些都可以视为非雇佣工人间的协同创新过程 , 网络族群也由此为平台的增值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劳动力 。封杀TikTok 长期搞“数字殖民”的美国在怕什么?
最后 , 网络族群的存在滋生了严重的消费主义思潮 。随着数字平台的普及 , 消费主义思潮愈演愈烈 。 因为制造族群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污染”的过程 , 各类族群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主题 , 但相同之处在于都存在着对帝国主义所精心塑造的价值观的认同 , 这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民的精神导向与经济行为 。通过网络族群 , 帝国主义不断向世界解释着什么是“爆款”、什么是“情怀” , 以此来诱发消费者的购买力 。 而在族群中集体观念的刺激下 , 用户也更容易产生消费冲动 , 但其个人往往难以察觉到自身消费观念的演化 , 并且认为一切都是基于自己的主动选择[13] , 甚至将其视为“个性”、“先锋”的象征 。于是 , 品牌崇拜、粉丝经济、节日狂欢等各类严重的消费主义行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 美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大片、手机、鞋、手办等 , 一经推出就会在世界市场中得到热捧 , 且往往会以远远超出价值的价格被消费者疯狂抢购 。产业资本家和文化资本家也会利用这种群体性心理 , 制造“经典款”、“限量款”等各种噱头持续地刺激市场、加速周转 , 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产品的消费能力却会因此遭到不断地压制 。 被制造出的各类网络族群使得整个网络空间和世界市场都具备了以往殖民地的经济功能 , 大量的财富流向帝国主义国家 , 为其进行剩余价值实现、转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路径 。(二)政治逻辑——意识形态入侵著名的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曾说过 , 对一个传统社会来说 , 对其政治稳定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外国军队的侵略 , 而是外国观念的侵入 , 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14] 。 帝国主义以制造网络族群的方式形成了对他国的意识形态渗透 , 意在利用公众的力量实现政治操盘 , 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 网络族群的制造分化了阶级力量 。阶级力量是反抗帝国主义最强大和最根本的政治力量 。 阶级的形成源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 , 但阶级意识的形成却依赖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一致性 。在网络社会中 , 数字劳工、普通网民与数字资本家间的矛盾是极其尖锐的 , 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无时无刻不在掠夺劳工利益、激化阶级矛盾 。 但帝国主义对网络族群的蓄意制造却使得很多数字劳工和网民并未形成应有的阶级意识 , 这是由于:一 , 网络族群是用户最直接接触的集体 , 每个族群都被制造出符合西方理念却又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 很难自发地生成统一的阶级意识;二 , 快节奏、多样化的族群制造很容易引发用户对自身的多元身份认同 , 对其最根本的阶级身份的认证反而更加模糊;第三 , 网络族群原本就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 , 很难有类似于工会的力量将其组织起来 。于是 , 帝国主义以网络族群的形式掩盖了阶级的存在 , 分化了阶级意识 , 从而弱化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工人运动与政治斗争的力量 。其次 , 借助族群力量进行国际政治博弈 , 或是干涉他国内政 。在国家决策与国际博弈的过程中 , 舆论和公共权利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伴随着互联网的繁荣 , 公众表达观点和行使权利的途径更加丰富 , 但也更加容易招致帝国主义的误导和利用 。 在进行国际博弈时 , 他国政府总会面对着固有的舆论劣势 , 因为帝国主义掌控着平台的所有权 , 也就拥有着更强的话语权 。数字资本家可以轻易地发动“新闻战”、“宣传战”[15] , 对新闻和讯息蓄意加工 , 运用剪辑或主观性的词汇表达断章取义、避重就轻 , 有选择性地过滤反对声音 , 同时制造大量的“马甲”炮制假消息、抹黑他国领导人 , 从而干涉和引导国际舆论走向或是在他国制造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 而网络族群的存在又进一步放大了网民的盲目性 , 伪造的声音伴随着盲从现象越来越大 , 真实的民意却很难得到表达 。这就为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带来了极大的内部压力 , 严重时还会发生内政被干预和操纵的事件 。 典型的例子如被称为“推特革命”的2009年伊朗大选 , 美国制造了大量的水军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消息 , 并要求推特公司延迟系统升级计划 , 使得伊朗国内舆论陷入混乱 , 两派之间冲突不断 , 其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严重损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