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留下重重谜团
郑和下西洋留下重重谜团光明网
郑和雕像
郑和七次下西洋路线图1405年7月11日 , 郑和从南京出发 , 率两万余人第一次下西洋 。 他一生共七次下西洋 , 但因为原始档案的缺失 , 也留下了诸多谜团 。 永乐皇帝派他下西洋目的为何?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他到过麦加吗?最后 , 七下西洋的档案是被官员刘大夏烧毁的吗?扬子晚报邀请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大海 , 与你一起分享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出于什么目的采访人员:郑和下西洋 , 民间有许多传说 , 有的说永乐皇帝派他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 有的说他是去寻宝 , 就历史学研究来说 , 下西洋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陈大海:这些说法都属于民间演绎 。 郑和下西洋是国家的重大举措 , 它动用了整个国家的财力以及沿海城市的各种力量 , 来做这件事 。从当时的历史现实出发 , 元朝虽然溃败 , 但残余势力仍在 , 中亚又兴起了帖木儿帝国 , 所以一些学者认为 , 郑和下西洋目的之一就是联络海上及南亚、西亚各国共同牵制、抵御帖木儿的扩张 。但对老百姓来说 , 他们看到郑和从国外带回的奇珍异宝 , 便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宝;而建文帝失踪 , 成为当时最大的悬案 , 一些人便从这个谜团出发 , 臆测永乐皇帝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 这些通俗的说法 , 人们更容易理解 。采访人员:还有学者认为 , 郑和下西洋是去朝圣 , 所以他去了麦加 。陈大海:下西洋不是郑和个人行为 , 永乐皇帝不可能为了满足郑和的个人意愿而去耗费国库 , 这不符合逻辑 。 同寻宝、寻找建文帝一样 , 都是无稽之谈 。据史料记载 , 郑和本人并没有到过麦加 , 这从其副手洪保的“寿藏铭”中可以得知 。 洪保是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 , 生于1370年 。 郑和本姓马 , 云南昆阳州人 , 是元代咸阳王的后裔 。 在靖难之役中 , 洪保与郑和都立有战功 。 朱棣称帝后 , 郑和成为内官监太监 , 还被赐姓“郑” 。 现在南京的马府街就因那里曾是他的宅邸而得名 。下西洋时 , 洪保是郑和的副手 。 2010年 , 洪保墓与其生前所刻的“寿藏铭”在南京江宁被发现 , 其寿藏铭刻于宣德九年 。 “寿藏铭”记载 , 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五年 , 这次航海 , 他们派了一个小分队去了麦加 , 并明确说此前从未有官方人员去过 。 由此可知 , 郑和本人并没有到过麦加 。郑和七次下西洋 , 都做了什么采访人员:郑和下西洋 , 西洋是个什么概念?郑和船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现在的哪里?2002年 , 英国皇家海军潜艇编队指挥官加文·孟席斯出了本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 , 他认为郑和船队发现了北美洲 , 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 。陈大海:当时所谓的西洋 , 是以婆罗洲文莱为界 , 泛指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北印度洋及沿海地区 。 郑和七次下西洋 , 经过36个国家 , 郑和的助手将见闻记录下来 , 并绘制了海洋地图 。 从图上看 , 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 , 就现有的资料和证据 , 无法证明郑和船队到过北美洲 。加文·孟席斯在书中认为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 , 郑和率一支船队返回 , 同时由洪保等人率另一支船队继续航行 , 洪保的船队到达南美洲 。 但实事求是地讲 , 以上说法没有任何史料支撑 。采访人员:那么 , 七次下西洋 , 郑和船队都去过哪些地方?陈大海:郑和下西洋组建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 , 每次出行船只都在200艘以上 , 人员两万余 。 综合史籍对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具体过程的描述 , 大致情况是:1405年 ,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 , 他从南京龙江港出发 , 循长江 , 抵达苏州太仓刘家港 , 进入大海 , 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 , 再起锚向西洋进发 。这次出使记载得比较详细:当时共用海船208艘 , 包括战船、座船 , 粮船以及水船 。 郑和船队抵达爪哇时 , 正值爪哇国东西二王内战 。 当时 , 东王战败 , 其属地被西王占领 。 郑和船队人员上岸后 , 被西王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 , 不分青红皂白 , 下手杀了船队170余人 。 得知真相后 , 西王立即遣使谢罪 。 最终 , 永乐皇帝让其赔偿黄金六万两 。 之后 , 郑和船队继续西进 , 进入印度洋后到达锡兰山 , 然后到达古里 , 这是这次航程的终点 。 在这里 , 郑和立了一块石碑 。 在这次返航途中 , 郑和船队还遭遇海盗陈祖义的袭击 。 最终船队大获全胜 , 生擒了陈祖义 。 扫清海盗袭扰 , 也为以后中外往来交流提供了方便 。第二次出使 , 是送外国来的使节回国 , 顺便再做第二次访问 。 去爪哇时 , 郑和还要去收取那六万两黄金赔款 。 但爪哇国力贫乏 , 仅缴了一万两黄金 , 永乐皇帝说:这事儿就算了 。 这次出使 , 郑和还背负着调解暹罗与周边邻国关系的重任 。第三次出使 , 郑和去了满剌加 。 郑和此次前来负有为其立国的使命 。 永乐皇帝赐给该国印服等物 。 也正因此 , 后来满剌加国王率500余众随郑和船队回访中国 。 该国从此还成为郑和下西洋的一个中转站 。以上三次出使 , 基本扫清了海寇等通航障碍 , 使得马六甲海峡畅通无阻 。第四次出使 , 郑和帮助苏门答腊国剿灭了苏干剌 。 回国时 , 忽鲁谟斯国国王还派遣使臣 , 驾驶船舶 , 载着狮子、珍珠宝石等物 , 随郑和到中国来回访 。第五次出使 , 郑和船队到达了今天的非洲东海岸索马里摩加迪沙、肯尼亚马林迪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 。第六次出使 , 郑和送16国使臣回国 , 这次走得最远 , 到达了今天的肯尼亚蒙巴萨 。永乐二十二年 , 朱棣病逝征北途中 。 仁宗即位 , 下令停止远航 , 但仁宗即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 宣宗即位 , 郑和再次出使西洋 。 这次出使 , 船队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 。 在返航归国途中 , 郑和病逝了 。 有资料说 , 他是在古里病逝的 。下西洋原始档案 是刘大夏烧毁的吗采访人员:郑和下西洋留下许多谜团 , 原因之一便是原始档案丢失了 。 有学者认为这是明朝官员刘大夏所为 。陈大海:这种说法 , 其实史学界大多不认同 。 这个说法并非出自官方史书 , 很可能是明人笔记的演绎 。 查《明史·刘大夏传》 , 当时安南与老挝有战事纠纷 , 宦官汪直想在这上面有所表现 。 他请示了皇帝 , 索要永乐间讨安南的文件 , 刘大夏“匿”了文件 , 不给他 。 如此看来 , 刘大夏藏匿的是有关安南的文件 , 和郑和下西洋的原始档案无关 。 后世讹传 , 说刘大夏一怒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始档案 。那么 , 这些原始档案去哪儿了?有学者认为 , 有两种可能 , 一是明宫曾遭大火 , 可能被烧毁;二是被虫蛀了 。 明后期宫规弛懈 , 文书档案被盗、尘封、雨湿、霉烂、虫蛀而无人过问 , 神宗几十年间 , 档案文书“十减六七矣” 。我们现在研究郑和 , 可信任的材料只能是明史、明实录等以及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使团成员们留下的文字记录 , 这属于文献资料 。 还有就是像洪保“寿藏铭”这类出土资料 。采访人员:郑和七下西洋 , 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陈大海:简单来说 , 郑和七下西洋 , 疏通了海路 , 扩大了对海外的贸易 , 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 。 稳定了东南亚的秩序 , 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威望 。 每次出使都会带去丝绸、瓷器等物 , 返回时又带来各种动植物、药物、玉石等 , 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 。 ③6摘编自《扬子晚报》来源: 南阳晚报
推荐阅读
- 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命令是对是错?
- 安倍留下8个未解决问题
- 七夕已过,留下的只有寂寞
- 电影胡侃|哈佛为留下这个中国人,打破了保持300年的校规,终极他留在美国
- 中年|加装电梯被叫停留下烂摊子,小区居民痛苦不堪怒曝光
- 苔藓|东莞十几万人鞋厂搬迁,留下一片狼藉,厂区长满了苔藓,让人惋惜
- 地主留下的孤儿天天饱餐高级糖果和罐头,糕点
- 西洋免疫力防冠疫乃误入歧途死路一条也
- 贾母丈夫六个妾,为什么没留下一个孩子?
- 椰树招人签 " 卖身契 "?人离职房得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