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近四成大学生对个人时间管理不满意( 三 )


对曾璐姚来说,学会时间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无效规划,曾璐姚会开始计算,按照已经度过的几天,算出做两篇阅读题需要多长时间,再算按照正常的效率,几天才能“刷”完一套试卷 。“这时候再调整计划 。能够按照现在的步调,每天正常完成能做完的任务,已经是在进步了 。新制定的学习进度,也是更加合理的 。”
曾经控制不住自己睡眠时间的黄董卿,也在摸索的过程中逐渐学着规划时间 。疫情期间,她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支配,于是开始在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借鉴他人经验 。她学了“SET法则”“GTD时间管理法则”,再结合印象笔记、滴答清单app等效率软件,把自己的时间划分成不同的分类,“这让我觉得每天过得比较有条理 。”
赵秀萍建议大学生,做时间规划时,要制定清晰的目标,再给每个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 。“要坚持四象限法则,‘重要且紧急’的事第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要提前规划,‘不重要但紧急’的琐事可以有选择地去做、‘不重要且不紧急’的日常事务可以放到最后去做 。”
2019年年底,孟小晴的最后一门课即将结课,日语马上要考级,绘画班的老师也布置了大作业 。“再想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了 。”她下定决心,强制自己按规定时间学习,把每件事的截止日期写在便利贴上,贴到抬头就能看到的书柜 。
真正改变孟小晴的,是她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做不好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日语和画画都是我自己想学的 。语言不每天积累,很难学好,画画更是要反复练习,临时抱佛脚画的作业骗不了人 。”
她花6个小时突击画的4幅建筑透视作业,因为没好好练习,画面里的空间和老师看到作业时的眉头一样扭曲 。但她开始管理时间后,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同学们也羡慕她“短时间内进步这么快” 。孟小晴知道这不是能力的突飞猛进,只是花足够的时间去练习 。但她心里还是美美的,尝到了好好管理时间的甜头 。
在赵秀萍看来,制定计划遵照自己的生物钟,将有挑战性的任务尽量安排在自己精力旺盛、思路清晰的时间段,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也要给自己安排出锻炼和休息时间 。“还要学会用碎片时间处理杂事,比如坐地铁背背单词、思考解决思路,待办事项自然就少了 。”
面临考研的曾璐姚用亲身经历证明,“管理时间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紧绷” 。7月末到8月初,曾璐姚日常用的日程本里,不仅没有熟悉的红色对号,还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白 。那段时间,她坐在书桌前,脑子里想的却全是“我要给自己放假”,学不进去,效率极低,时间表上红色叉号占据了半壁江山 。
时间表上空白的部分,是她后来给自己放的假 。她不给自己制定任何计划,利用这几天尽兴地玩 。放松几天后,再回到书桌前,她的学习效率出奇得高,“我又充满电了” 。
虽然曾璐姚还在不停地调整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但她已经是同学们开玩笑时所说的“时间管理大师” 。有同学问她,为什么她可以把课业搞得很好,在社团做很多工作,有一段时间还经常参加校外的活动,和朋友的社交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因为我有选择地参加活动,这些活动既类似于专业课、也是交朋友的机会 。到期末的时候,我就把心收一收,不会参加什么活动,而是专注在复习上 。根据不同时间阶段制定不同的时间安排,这样平时和期末都能收放自如 。”
在她看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寻找适合这个阶段的时间管理方法,根据不同情境进行调整,“不能照搬别人的时间表,甚至不能照搬自己上个月的 。希望不是时间在支配我,我想成为我的时间的主人 。”
(应被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凯康、孟小晴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