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上帝之子》:为了获取一点点正常生活,他不惜任何代价( 二 )


巴拉德用那杆与他相依为命的来福枪不断猎获女性 , 不单为了本能的性欲 , 也为了“安睡” , 由此巴拉德的本能冲动转化成对正常恋爱、家庭生活的渴望 。 这渴望早已被他的粗鲁、偏执和疯狂完全扭曲 , 演化成惊人的罪恶 。
尽管如此 , 但他依然是“上帝之子” , 麦卡锡是相信这一点的 。 在书中 , 有两三处让人感知到这一点的情节 , 尤其是巴拉德靠溪水“搬家”的那次 。 他把锅、床垫、玩具娃娃这些东西扔进暴涨的水里 , 和它们一道顺流而下 , 他在水里浮浮沉沉 , 有可能丧命 。 可麦卡锡几乎过早地告诉我们:“他不会游泳 , 但你又如何能将他淹死?怒气似乎帮助他浮了起来……”这一情节类似神迹 , 其合理性也许就在于作者深信巴拉德没有被上帝抛弃 。 此外还有一处更轻盈的神迹 。 巴拉德蹲坐在山上 , 望着灰尘般的雪不断落下:“他叫雪下得再快一点 , 雪还真的就变大了” 。 这夹杂着浪漫诗意和类似神迹的细节 , 是麦卡锡对巴拉德上帝式的怜悯和仁慈 。

新京报|《上帝之子》:为了获取一点点正常生活,他不惜任何代价
本文插图
《老无所依》电影剧照
由于警察局的无能(这部分麦卡锡写的很有些反讽和幽默 , 小部分中和了整个故事的残酷) , 故事的最后 , 镇上的一小群居民动用私刑绑架了巴拉德 , 试图让他承认他的罪行 , 而此时巴拉德竟让人意外地显现出狡猾的一面——对于一个偏执狂 , 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 能这么机智实在不容易——他用谎言把众人引到自己居住的洞穴 , 靠着对地形的熟悉逃走 , 逃回了供他养伤的医院 , 之前他因和另外一个半野人互相残杀被砍掉一条胳膊 , 昏厥中被送到了医院 。 这个结局不算很意外 。 巴拉德通过猎杀女性所营造的普通家庭生活的易碎幻象 , 早早地透露出他内心的渴望 。 因此 , 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 , 他逃回医院 , 逃回到一个社会性的、同时又有医生庇护他的场所:某种意义上 , 他借此回到了小镇群体生活的范围之内 。 这是一种残酷的、死亡式的回归和融入 , 其结果必然是巴拉德的死亡 。
麦卡锡通常被视为海明威和福克纳的继承者 。 就其叙述上的极简主义而言 , 确实和海明威有些类似 , 但麦卡锡的极简不是“冰山理论”式的 , 背后没有更多可供经验去猜想的内容 。 他的简洁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简洁 , 有时让人感到简洁得多少有些过头 。 《上帝之子》和他之后的作品相比说不上是极简的 , 但在一些章节中 , 你会觉得还没完全跟随文字进入气场和氛围 , 或者刚触碰到巴拉德的内心 , 就迎头碰上了最后的句号 。 这样一来 , 虽然能大体获得对作者意图的认知 , 比如表现巴拉德的孤独、纯洁、偏执 , 却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感受 。 为了简 , 麦卡锡有时“简”掉了人物和故事的丰富与生动 。 还有那个看上去可以与巴拉德友善相处的柯比 , 一个私酒贩子 。 他的存在像露出土地的玉米苗 , 似乎暗示着更多指涉 , 却简单地终止于被黑人出卖、判了三年缓刑 。 最后 , 他在短短几百字的篇幅里反复对巴拉德重复的意思是:“我真的从来没有想到他们会派黑鬼来 。 ”所以 , “黑鬼”和穷白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凭一句话 , 读者无法获得合理想象 。
在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的片段式结构中 , 麦卡锡插入一些第一人称片段 , 通过他人(县里的居民)的讲述补充巴拉德的身世、儿时经历和性格特征 。 这些片段的部分内容 , 尤其是对巴拉德父母和祖父的交代 , 让这个简单的故事走向丰盈 , 在情感上也起到了对巴拉德罪恶的缓冲作用 , 但麦卡锡给那些居民开口的时间有些太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