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原创 ?中北美雨林里的“玛雅文明密码”( 二 )

猪俣健在菲尼克斯的发现描绘了一幅迥异于寻常逻辑的图景:公元前1000年左右 , 一群茹毛饮血的渔猎和游牧部落聚集在一片开阔地 。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 , 没有共同的领导者 , 但或许因为长期的接触和共同面对的生活挑战而产生了相同的信仰 。
他们要宣示自己的信仰 , 或许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部落居民加入信徒的队伍 , 或许只是为了完成一种被千年后的人类称为“祭祀”的集体活动 , 他们举起了捕猎、缝衣、制器的原始工具 , 垒土造台 , 平整土地 。
菲尼克斯遗址周围并没有城市和大型居住点遗址 。类似的情况在中国陕西的石峁遗址也曾出现 , 但石峁遗址建造时 , 古代中国社会已经有成型的居住点 , 人们会修建围墙、壕沟和城门 , 居住点内也有象征等级制度的大型公共空间 。
菲尼克斯遗址似乎指向了一种结论:当玛雅人还在四处游猎寻找食物时 , 他们尚不知道如何构建长久性的居住区 。在东方的中国步入封建社会时 , 他们先通过某种形式联结起来 , 修建一个用于祭祀的大型平台 。
“甚至有可能的是 , 他们正是在建造平台的过程中 , 因为建造的需要 , 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组织 , 然后在这种组织领导下开始建造最初的城市定居点 。”猪俣健猜测 。如果这一切得到确凿的考证 , 那么就是对早期人类文明史的反向颠覆 。不过 , 人类文明发展固然有相似性 , 但并不都基于同一种简单的逻辑 。
“一些人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及问题 , 但也有很多人强调不同社会和文化的自我特征 。我认为最好的选择是一种平衡与结合 。如果你只关注于寻找规律 , 就会陷入简单化的陷阱 , 对玛雅文明这种具体的社会发展案例而言 , 很可能是不公正的 。”
文明|原创 ?中北美雨林里的“玛雅文明密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部分发掘的物品(约公元前 1000 年至公元前700 年) 。可能代表白唇野猪的石灰岩雕塑 。
金字塔的高度与权力
初步发掘报告指出 , 菲尼克斯遗址中有5个长度小于400米的祭祀高台和一个长度超过1公里的大型高台 , 高度都在10米左右 。一些平台边缘有石壁垒成的矮墙 , 其间还有总长达6公里的“道路”连通 。
这涉及400多万立方米土壤的堆填作业 。按照玛雅前期城市文明的施工水平计算 , 这相当于一个人1300万天的劳作量 。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人们来自四面八方 , 一起到这里建设了祭祀建筑并举行了祭祀活动 , 然后又回到了各自活动的区域 。” 猪俣健给出了一些猜想 , 但不认为那时出现了一个领导建造工作的人:“我现在还不敢判断那时候是否已经产生了一个权力中心 。我们知道那时候人们并不是绝对平等的 ,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那时社会已经出现了等级 , 而且当人们还四处迁徙 , 对他们进行统一控制也是很难的 。”
像菲尼克斯遗址这样的大型祭祀建筑甚至可能不是权力的产物 , 人们或是处于一种“志愿”的状态参加了建设 。这也可以说明这个祭祀遗址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所有人可以平等地站在一起活动 。
考古发掘显示 , 菲尼克斯遗址在建成200年后就被玛雅人废弃 。那正是金字塔开始出现的时候 。一些早期玛雅文明政权也没有金字塔或只有比较矮小的金字塔 , 再往后才有了大型金字塔 。这也是玛雅早期文明和晚期文明的区别之一:高大的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 有权者可以走到塔的顶部去 , 让众人仰视 。
在菲尼克斯遗址中 , 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只石灰岩雕塑的野猪 。他们亲切地用当地语言将之称为“乔科”(Choco) , 并惊叹于它的自然主义美丽 。这与玛雅后期文明雕塑存在明显不同 , 后期雕塑是超自然主义风格 , 描绘的是神兽和所谓“受敬仰的人物” 。
从平台到大型金字塔 , 从自然主义写实艺术到描绘神兽、人类之神 , 这样的艺术演变 , 正反映了玛雅文明从原始平等到等级森严的历史进程 。而集权达到终极后 , 不平等阻碍了玛雅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 动荡、战乱发生 , 等级制度和它的建筑象征一起被打碎埋葬 , 文明失落 , 直到千年后被考古学家们重新发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