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华为芯片即将断供?50年前,韩国曾为了芯片拼尽所有( 二 )
▲ 三星创始人李秉喆
对于雄心远大的李秉喆来说 , 韩国被殖民与吞并的历史 , 一直是心头的大痛 。 他时刻不忘实业报国 , 寻找着适合韩国发展的高附加值道路 。
有一次 , 他前往日本东京电子工业团地参观 , 三洋电机会长井植岁男的话让他豁然开朗 。
“电子工业从以沙子为原料的硅片到录像机 , 都是从无到有的产业 , 其附加值高达99.9% 。 ”
1969年1月 , 他回国就建立了三星电子 , 把电子产业的心脏——芯片 , 当成了毕生的事业 。
▲ 韩国首尔1960年代街头
对于起步落后美国20年的三星来说 , 要发展芯片谈何容易 。 高端产品早就发展为城堡 , 有层层专利筑起来的坚固壁垒 , 对方可以轻易地击杀攻城者 。
在当时的芯片界 , 美国的仙童、镁光、摩托罗拉 , 日本的三菱、东芝、夏普 , 早就抢占了制高点 , 哪里还有新手的位置?
但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 李秉喆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 , 默默地积蓄着力量 。
3、血亏不弃
1973年 ,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 油价狂涨两倍多 ,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 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14% 。
李秉喆却在一片混乱中看到了机会 , 他无视管理层的警告 , 竟然在第二年自掏腰包 , 入股濒临破产的美国半导体公司Hankook 。
这一冒险至极的举动 , 为公司推开了芯片的大门 。 1978年 , 他又成立了三星半导体 , 决心进军芯片领域 。
原先忠告“韩国经济水平低、不适合发展半导体”的日本企业 , 见此情形后立刻警觉起来 , 尽一切手段防止技术的流失 。
70年代 , 三星的电视机畅销世界 , 但只是些边缘的技术 , 李秉喆对芯片仍魂牵梦萦 。 念念不忘 , 必有回响 , 在等待了十几年之后 , 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
1982年 , 他前往美国考察时 , 敏锐地发现了美日关系的裂痕 。 日本的256K DRAM内存芯片已经批量生产 , 美国的256K DRAM才研制出来 。
美国感到了威胁 , 于是上升到了政治层面 , 美国商务部决定调查日本芯片的廉价倾销 。
李秉喆趁着美国对日本的敌意 , 在1983年建立了首个芯片厂 , 并在年底研发出了64K DRAM , 成功在第二年出口到了美国 。
64K DRAM在技术上落后了4年 , 属于最低端的芯片 , 本身没有多少竞争力 。 日本企业更如群狼 , 他们联合起来降低价格 , 从每片4美元降到了0.3美元 , 企图消灭一切对手 。
▲ 日本夏普
当时三星的成本为每片1.3美元 , 每卖一片就要血亏1美元 。 面对着巨额的亏损 , 李秉喆并没有后退 , 反而加大了赌注 , 以逆周期投资的方法研发更大容量的芯片 。
1986年底 , 他已经赔了3亿美元 。 但形势正如他的预判 , 英特尔等厂商因为持续掉血退出了DRAM市场 , 谁能够撑下去谁就有可能赢得未来 。
美日的半导体战争持续升级 , 三星则静待时局的变化 。 恰如猛虎卧荒丘 , 潜伏爪牙忍受 。
4、渔翁得利
由于日本厂商DRAM的低价策略 , 眼看着就要成为半导体行业的王者 。 力不从心的美国在1987年3月 , 宣布对日本产品实施反倾销关税 。
面对美国的制裁 , 日本只能减少产量以提升价格 , 结果导致了美国市场的供不应求 。 三星生产的256K DRAM则趁机填补了空缺 , 一举摆脱了亏损 , 站稳了脚跟 。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 , 美日的半导体大战 , 笑到最后的却是韩国 。 在扭亏为盈之后 , 三星继续全力研发更大容量的DRAM存储芯片 。
到1992年 , 三星已经和美日并驾齐驱 , 并抢先研究出64M DRAM , 成为了行业引领者 , 从此晋升为世界第一大DRAM制造商 。
▲ 时至今日 , 三星自研的5G基带芯片 , 同样为世界顶级
从1969年的芯片梦 , 到1983年的首个芯片厂 , 三星用了23年时间实现了梦想 。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推荐阅读
- 华为|麒麟9000库存可期,余承东放出猛料,台积电仍在为华为代工
- 华为|华为再添一大利器,高端光刻机几乎没用了,每年可节省数万亿资金
- 华为|光刻机将成废铁?华为“重磅”出现,网友感慨:厉害了,华为
- 芯片|我国开始技术封锁!除量子密码以外,还有一项让美国憋屈十几年
- 华为荣耀|荣耀30 pro跌至“学生价”,小米10首当其冲!
- 华为mate|华为mate40即将发布!双曲面+90Hz+麒麟芯,能买到全靠运气
- 阿里巴巴|华为和阿里巴巴谁的国际影响也更大,马云:你见过特朗普吗?
- 华为|华为专家拿上百万年薪!却毫无作为引发质疑?任正非极力袒护!
- 硅谷聊科技|就不愿再用华为、小米了?,答案确认了!为啥很多人用了iPhone后
- 芯片|美国的芯片“圈套”被破解,华为突破重围,光刻机不再是“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