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二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占地40万平方米的扎罗木得牧场内 , 4.8万平方米牛舍整齐划一 , 挤奶厅、青贮窖、改良站、污粪处理厂等设施一应俱全 , 1000多头奶牛毛色鲜亮、体格健壮 , 每天产出8吨牛奶 , 为养殖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扎罗木得牧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哈克镇 , 是全镇10个现代化牧场之一 , 可以集中饲养4500头奶牛 。 哈克镇是呼伦贝尔市及周边地区重要奶源基地 , 有100多年养牛历史 , 目前全镇共饲养奶牛1.7万头 。
近年来 , 随着现代化牧场建设步伐加快 , 当地集约化养牛规模达到1.3万头 , 全镇80%的奶牛从简陋棚圈搬进了标准化牛舍 。 牧场的管理、饲料、喂养、繁殖、检验、防疫、环保等水平不断提升 , 传统畜牧业养殖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进阶路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没有干部们的倾力帮扶 , 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 他们是我最最感激的人……五三村村民王金霞说 。 2011年 , 王金霞丈夫去世后 , 她家的日子变得很艰难 。
直到2015年 , 她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 随后一连串的精准扶贫举措接踵而至 , 之后还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搞起了庭院经济 , 利用自家庭院里的土地种紫皮蒜 。 据王金霞介绍 , 仅去年园子里种的蒜就有4000元的收入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庭院种植大蒜的历史已有30余年 , 村民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以及历代积累的丰富种植经验 , 不断壮大五三村的紫皮蒜种植规模 。
如今的五三村200多亩庭院地大约能产400万头大蒜 , 每亩地收入1万多元 , 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 。 五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56人 , 现已全部脱贫 。
重传承 , 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内蒙古大草原虽地广人稀 , 但却生活着蒙古族、俄罗斯族、朝鲜族、鄂温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 在不断加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 , 他们也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 , 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住朝鲜族传统民宿 , 吃朝鲜族传统美食 , 体验朝鲜族泡菜制作过程 , 了解朝鲜族迁徙历史……在呼伦贝尔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 , 几名来自呼和浩特的游客完整地游览、体验了朝鲜族的民宿文化 。
自东光村民宿建设投入使用以来 , 朝鲜族第一家园民宿群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万余人 。
在满足游客们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吃农家菜、领略朝鲜族民俗风情的生态游、乡村游需求的同时 , 2019年 , 新发乡全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2000万元 , 民俗及朝鲜族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收入达400万元 , 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 , 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 , 生活着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 。 他们饲养着我国仅有的1200余头驯鹿 , 因此被称为使鹿部落 。
2003年 , 为保护地区生态环境 , 鄂温克猎民放下猎枪全面禁猎 , 实施生态移民 , 迁入根河市西郊 。 为了帮助放下猎枪的鄂温克族人增收致富 , 敖乡党委、政府全力打造以民俗文化多样性、驯鹿产业唯一性的常态化全域旅游特色小镇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走出山林、奔向小康的鄂温克族人也并没有忘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48岁的德柯丽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 在她家院子里 , 一幅幅刻有鄂温克族传统图案的驯鹿皮毛剪刻画尤为引人注目 。
德柯丽成立了民族工艺制作大师工作室 , 发动众多年轻人积极参与 , 并且带动了当地妇女脱贫致富 。 德柯丽说:如果有订单的话 , 我就组织她们边学边做 , 两个月的时间 , 她们收入最高的有两万多元 , 最少的也有七八千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
文章图片

旷野的风穿过呼伦贝尔大草原 , 穿过额尔古纳湿地的潺潺流水 , 穿过大兴安岭西麓的密林 , 将幸福与美好带到了祖国北疆的每一个角落 。 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草原儿女们 , 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 将这份幸福与美好握得更牢更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