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中国西藏网讯 不论你是多年居住在拉萨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 , 只要见到布达拉宫无不驻足感叹其雄伟壮观和藏民族的智慧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本文图片

图为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 雪域高原之明珠 , 建筑艺术之瑰宝 , 以其浑厚流长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 , 感染着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在其脚下顶礼膜拜 。
布达拉宫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 , 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 , 但它各宫殿的修建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 , 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 , 而布局又十分协调完整 , 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 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 。
依山垒砌、迂回曲折 , 殿宇嵯峨、气势雄伟 , 宫墙红白相间 , 宫顶金碧辉煌 , 布达拉宫是拉萨城的标志 , 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 , 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 , 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本文图片

图为布达拉宫白宫建筑
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
布达拉宫是中国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集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 。 可以说 , 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 , 甚至可以说布达拉宫珍藏着西藏的历史 。
“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 , 是藏族古建筑的精华 ,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也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和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索南航旦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说 , 布达拉宫以特有的藏族传统的建筑群和壮丽辉煌的灵塔、浩瀚的典藏文献、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唐卡 , 以及大量的织绣品、瓷器、玉器、骨木牙雕文物等无数珍宝 , 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和特有的文化魅力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本文图片

图为阿雅洛格夏热——圣观音像 , 为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 。来源:布达拉宫官网
壁画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的风景 , 在这堪称巨型绘画的艺术长廊内 , 既记载有西藏历史文化、藏传佛教的深奥内容 , 又有文成公主进藏过程、历世达赖喇嘛生平事迹 , 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大型仪仗场景和民间习俗等等 。 布达拉宫壁画总面积4500余平方米 , 画面宏大精致 , 内容极为丰富 , 遍布布达拉宫大小殿堂、寝宫、廊道、门厅等 。 这些壁画中 , 除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部分壁画外 , 绝大部分创作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中叶 。 壁画色彩凝重、画工细腻 , 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成就 。
布达拉宫的壁画琳琅满目 , 美不胜收 , 大小殿堂、门厅、回廊无不绘有壁画 , 壁画取材多样内容丰富 , 在漫长的岁月中数以万计的壁画作品使布达拉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宫殿 。 但历经千年风雨墙皮脱落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 为让这颗绚丽的明珠流芳百世 , 布达拉宫管理处专门成立数字中心 , 采集布宫内的壁画信息 , 经过4年时间不间断的采集 , 目前 , 按照1:1.7的比例布达拉宫内4500平方米的壁画信息已全部采集完毕 。
“布达拉宫壁画以图像形式得到完整、准确、清晰的记录和保存 , 从而为布达拉宫壁画留下了备份 。 ”索南航旦说 ,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 是文物保护最新、最理想的方式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本文图片

图为布达拉宫内珍藏的无量光佛净土唐卡 , 此唐卡融合了汉地的风格 , 唐卡背景里绘有无量光佛的功业 。来源:布达拉宫官网
唐卡作为集中反映藏传佛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载体 , 融汇了藏族民众的信仰和智慧 , 记载着藏族文明发展史 。 布达拉宫珍藏近万幅手工绘制和织绣类唐卡 , 其内容既有多姿多彩的神佛菩萨人物像 , 又有反映藏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藏医藏药、天文历算的画幅 , 汇聚了藏族绘画史上出现的各种画派的代表性作品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本文图片

图为布达拉宫内珍藏的八大善逝佛塔之五——降佛塔(藏语称:拉波曲登) 来源:布达拉宫官网
布达拉宫内珍藏着金、银、合金铜、水晶、象牙、药泥等不同质地的数万件佛教造像 , 可谓精品荟萃 。 这些造像来自西藏本地和中原以及环喜马拉雅山的广泛地区 , 包括古代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以及阿富汗等地 , 从公元7世纪开始 , 随着吐蕃的对外扩张 , 商贸交流以及佛教的传入 , 藏族人到印度等地朝圣取经 , 迎请高僧到西藏传法译经 , 也有内地工匠到西藏参与修建寺庙、制作佛像 , 把技术传授给藏族工匠 , 同时大量原产印度、克什米尔等地的佛像也经过各种渠道流入当地寺院 , 成为各寺院中世代珍藏供奉的珍宝 。
作为分管业务的学术带头人 , 索南航旦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布达拉宫保护和发展事业 , 带领管理处的业务人员利用四年时间 , 完成了布达拉宫壁画数据采集工作 , 《布达拉宫》馆刊一、二、三期和《布达拉宫藏品保护与研究》的编辑出版工作;《布达拉宫珍藏文献 萨迦文集》的出版工作;《中华大典 藏文卷》《历代达赖喇嘛文集和第巴桑结嘉措文集》的编纂整理工作 , 为布达拉宫的业务全面发展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
布达拉宫珍藏的数万部用金银等八宝汁书写的文献 , 金石名录雕版印刷本、以及在桦树皮和贝叶上的经文等文献典籍 , 其内容涉及历史、宗教、哲学、语言、文学、工艺、医学、天文历算、方志、传记等 , 这些文献是研究西藏社会历史、宗教、科技和文化艺术的重要史料 。
明清时期 , 汉满蒙藏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 西藏地方的朝贡和朝廷的赏赐频繁 , 赏赐品除了佛像、唐卡和法器外 , 还有大量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和丝织品 , 布达拉宫藏有数千件明清瓷器、玉器、料器、珐琅器 , 以及大量的织绣品 , 其种类全、品味高 , 在国内博物馆中屈指可数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
本文图片

图为布达拉宫内珍藏的雍正斗彩缠枝莲托暗八仙天球瓶 来源:布达拉宫官网
布达拉宫还珍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生活用具 , 如餐具、茶具、酒具、炊具以及宗教用品 , 其做工精湛、工艺考究 , 属于极具民族手工艺品特点的代表作 。 其中金属器、木器、陶器、皮具皆表现了民族器物艺术的独特性 , 体现了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历史悠久 。
“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物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 ”索南航旦说 , 这座文化宝库为当今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和丰厚的滋养 , 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灵魂和广阔的舞台 。 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建档工作是整个藏品管理的重点 , 也是藏品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基础 , 所以近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完善文物的分类、藏品的登记 , 在藏品建档的同时 , 培养专业人员 , 提高专业水平 , 对佛教造像、瓷器、玉器、丝织品的建档时 , 邀请各地专家到单位进行授课、现场指导和培训 , 事后又派业务人员到故宫博物院等文保单位进行系统地学习和专业培训 。 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馆刊编委会 , 初步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 为科研业务指明了方向 , 也对科研考核提供了明确的依据;管理处吸收、借鉴有关兄弟单位的相关制度和做法 , 研究拟定与《布达拉宫保护条例》相适应的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研究制度 。
布达拉宫千年不衰、流芳万代
“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 , 这是我们布达拉宫管理处每天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 ”
索南航旦作为学术带头人 , 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 利用周六、日时间 , 给业务人员进行在陈唐卡和佛教造像方面的培训:例如 , 佛教造像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吐蕃时期利玛等内容的课;在利玛拉康现场讲解早期犍陀罗造像、斯瓦特造像和吐蕃法王利玛造像的辨识、艺术特点等内容;积极承担并负责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和审核工作 。
布达拉宫是一个庞大的土木结构古建筑群 , 防火是一刻也不容放松的头等大事 。 且布达拉宫内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照明线路 , 许多佛殿、佛堂内常年供灯 , 绸缎经幡满殿 , 易燃物品比比皆是 , 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火灾 。
布达拉宫管理处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位 , 采取了较为完备的安全保卫措施 , 在软件防盗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检装置等设备的基础上 , 建立了巡逻、监控和消防三个方面的24小时值班制度 。 每日闭馆后 , 由布达拉宫管理处一名领导带队 , 并有保卫、消防、电工、职工和喇嘛等若干人组成联防队 , 对各殿堂逐一进行巡逻查库 , 并进行规范的登记 。
采访当天 , 我们跟随索南航旦在各个殿堂巡查 , 他介绍 , 在配合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的同时 , 布达拉宫管理处还在完善对布宫文物的登记造册工作 。 对文物名称、质地、尺寸、重量、属性、残损情况等一一进行登记、拍摄、编号 , 建立了档案 。 同时 , 把原来的粗放型保管转变为按质地(分铜器库、瓷器库、服装库、唐卡库、综合库等6大类10多个专库)对文物进行专箱专库保管 , 以及对文物库房的进出、文物库房钥匙、藏品档案与文物账目的保管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
走进布达拉宫 , 从主殿堂到分殿堂 , 从伙房到僧舍 , 大到火炉 , 小到一个灯泡、一盏供灯 , 凡有火、有电的地方都有人负责 。
居住在布达拉宫上的香灯师、值班人员的生活一律不准使用明火 , 统一配备了电子炉 。 各殿堂点酥油灯、焚香 , 也划定了明确地点和位置 , 并指定专人负责;香炉采用非可燃材料制作 , 对木制香炉采取了铜板包裹等措施 , 所有的点灯焚香等宗教用火严禁靠近帐幔、唐卡等可燃物 , 保证酥油灯和香火在香灯师离开前熄灭 , 确保不留火苗、火种 。
布达拉宫管理处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不断健全 , 布达拉宫的文物保护管理手段也得到加强 , 管理体制机制得到理顺 , 队伍得到发展壮大 , 遗产环境得到改善 , 各项事业良性发展 , 这是布达拉宫历史上务实创业的艰苦岁月和成就事业的收获岁月 , 布达拉宫管理处也开创了布达拉宫文物事业的新局面 。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霜雪 容颜不改是布宫】相信未来 ,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 , 在一代代布宫守护人的坚守下 , 历经千百年风雨布达拉宫这颗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将始终焕发着灿烂光芒、流芳万代! (中国西藏网 采访人员/王淑 贾华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