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瞭望》刊发文章:童书为何变“毒书”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即将于8月17日出版的2020年第33期《瞭望》新闻周刊刊发了采访人员林超、邓倩倩采写的文章《童书为何变“毒书”》 。摘要如下:
爆粗口、打架斗殴、外貌崇拜、行贿班干部、描写自杀细节……一些问题童书正侵蚀孩子的精神世界,其中不乏销量动辄上百万册的爆款 。
【童书|《瞭望》刊发文章:童书为何变“毒书”】问题童书呈现写作速成、内容劣质、三观有毒三大特征 。
有的儿童畅销书作家一年可出版40多本书,平均不到10天就出版一本 。
“速成容易导致童书质量问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小山(笔名)告诉采访人员,快餐化、低俗化、同质化,乃至“有毒”内容正在侵蚀童书 。
如号称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描写学生跳楼自杀细节,并称其为“像一片树叶一般飘向大地……坠入一个绚丽无比的隧道里”;一些系列奇幻作品还大量描写酷刑、血腥、鬼怪等惊悚情节;有的童话故事甚至描写小男孩幸灾乐祸地看着老太婆被活活烧死,等等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荣伟说:“孩子的人生观尚未建立,是非鉴别能力弱,过早接触问题童书中扭曲的三观,可能引发孩子模仿,后果不堪设想 。”
问题童书背后是法律关、审核关、营销关的层层失守 。
首先,相关法律条款表述模糊,给基层执法带来难度 。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儿童读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但基层执法人员认为,“违反社会公德”“残酷”等概念模糊,实际执法时难以拿捏尺度 。加之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读物”没有明确界定,也未细化分级,低龄儿童很容易接触到与身心发展不适配的童书 。
其次,出版社良莠不齐,审核不严,急功近利 。采访人员了解到,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参与童书出版,而少儿出版社只有34家,不少出版社实际达不到童书出版专业要求 。而负有审核责任的出版社还被指与童书利益相关方结成同盟,为了销量,对问题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最后,过度、虚假宣传易迷惑家长、老师 。7月28日,教育部教材局发布《关于从未以“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名义出版、推荐图书的声明》,揭开了问题童书虚假宣传的冰山一角 。业内人士透露,有的图书宣称“某某专家支持”,实则是骗取而来,出版社只是将样书寄给某位知名专家,并未获得授权;有的作家在简介中写“多次被全国少年儿童评为心中最喜爱的作家”,其实难以查证 。
受访专家认为,童书产业不能变成“资本狂欢”的舞台,应强化市场监管,提高家长儿童分辨问题童书的能力,让孩子与健康、有品质的图书相伴 。
从市场监管角度说,一方面应细化法律界定模糊的内容,让约束“问题童书”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可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少儿读物分级建议标准,在童书封面醒目注明适合的年龄范围 。
此外,还应把好童书准入关,适当抬高童书出版门槛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远建议,童书出版前须经儿童教育或心理学等专业人员审阅把关,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童书出版相关人员的专业指导培训 。
张荣伟认为,面对问题童书,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免疫力,老师和父母应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引导儿童分辨问题童书,自觉远离摒弃问题内容 。【编辑:郭梦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