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运,哪来的翻案?

天授二年 , 武则天读到一份奏折 , 是为大唐开国功臣张亮申冤的 。张亮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 , 早年平定天下时 , 立下赫赫战功 。玄武门之变前 , 张亮奉命联络各路豪杰时 , 被齐王李元吉告发 。 在有司的拷打下 , 张亮被抽了200鞭子 , 打断了六根肋骨 。 他咬紧牙关 , 对李世民的谋划没有吐露一字 。此后 , 张亮随军征讨高句丽 , 赢得威名远扬 。贞观17年 , 唐太宗命令画师在凌烟阁绘制的24功臣画像里 , 张亮排名第16位 , 受封郧国公 。但仅过了3年 , 李世民就以谋反之罪 , 将张亮斩首长安西市 , 并抄没家产 。引发太宗杀机的 , 是流传于世的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 。 通俗的解释就是 , 有个姓张的要主宰天下 。本来 , 天下姓张的不计其数 , 嫌疑未必指向张亮 。可巧 , 张亮的胳膊上生有很严重的牛皮癣 。 当时称之为龙鳞 , 这跟重瞳一样 , 是帝王之异像 。 更有个术士说他睡觉时卧如龙形 , 必享人间大贵 。几件事加起来 , 太宗确信谶语里所指必是张亮 。可要杀大臣 , 仅凭一句谶语是不够的 , 还得有实际行动加以辅证 , 才能心安理得地举起屠刀 。这难不倒皇家 。 太宗微一示意 , 就有人状告张亮心存反意、欲举大事 , 证据就是他曾经认下500人作义子 , 这是他起兵的基本盘 。想为张亮翻案的是当朝御史 。武则天问他:“太宗处理的这案子 , 有举报、有传言、有实证 , 没什么毛病啊?”御史:“按律条 , 张亮的500义子参与谋反 , 都要列出名字 , 一一处罚 。 可太宗只治罪他一人 , 可见所谓500人 , 只是在枉加罪名 。 这是最大的漏洞 。 ”武则天:“朝臣们都没指出这点吗?”御史:“只有一个小官提出了异议 。 当时 , 大家懂得太宗的用意 , 都没敢发声 。 ”御史接着说:“其实太宗也知道是冤枉了张亮 。 事后他表扬那小官正直敢言 , 还提拨他担任要职 。 ”武则天淡淡地:“这起案子事过40年了 , 张亮家属也拿不出什么以证清白 , 那就没办法给他平反 。 ”武则天在回宫的路上 , 听到花丛中隐隐约约飘来一个声音:“……这个案子 , 李君羡的家属上访都40年了……”她怔了一下:怎么又是个40年?下令把说话人叫来 , 查问详情 。传到的是个常去宫外办事的太监 , 他回话:“李君羡的案子和张亮一样 , 都是太宗同期办理的 。 只是他的官职没有张亮显赫 , 影响不太大 。 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上诉 , 朝中大臣也没人替他出面 。 ”李君羡是一员武官 , 屡立战功 , 多次受到太宗的奖赏 , 前途本为一片光明 , 可命运在贞观22年突然闪崩 。那一天 , 太宗在宫廷宴请各地武官 。 酒酣行令时 , 要求讲出各自乳名 。 轮到李君羡 , 他有点不好意思:“俺的小名不大好 , 叫五娘子 。 ”众武官哄堂大笑 , 李世民却心中一动 , 问他:“你什么官职?”答:“左武卫将军 。 ”太宗:“封号是什么?”答:“武连县公 。 ”太宗:“老家在哪?”答:“武安县 。 ”太宗默默点头:一定就是他了 。原来太宗上位后 ,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谶语:唐朝三代之后 , 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太宗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自古以来哪有女人称帝的?这个疑问直到听了李君羡的答话 , 才恍然而解:“此人小名五娘子 , 跟武字有这么多渊源 , 谶语中所说的女主武王 , 必是此人 。 ”李世民很快查到他常与道士往来 , 喜修辟谷之术 , 就以与妖人勾结 , 图谋不轨之罪 , 将他斩首抄家 。李君羡的家属虽然一直在上访 , 却也没抱什么希望 , 直到女主武则天登基称帝 , 才骤然看到了光明 。问明详情后 , 武则天霎那间激动万分:我做女皇 , 原来是命中注定 , 早在几十年前 , 上天就预兆垂象了!女皇在位这一年多 , 朝中有牡鸡司晨的杂音 , 民间匡扶李氏的起兵 , 闹得她寝食不安 。 看来皇权来源的合法性解决不了 , 就会永无宁日啊 。李君羡的案子提供了一个契机 , 武则天要借此昭告天下:我的皇位得来是天命攸归 ,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非人力所可更改的 。于是 , 她亲自出马 , 大张旗鼓地审理旧案 。 给李君羡平反后 , 对他的后人加官进爵 , 还动用国库 , 拿出大笔金银给予天文数字的赔偿 。这一番浩浩荡荡的恩宠 , 看得御史目瞪口呆 , 忍不住问武则天:“同样是太宗因谶语杀人 , 这员武将 , 你给他平了反 , 为何不给开国元勋张亮也翻下案?”武则天摇摇头:“杀李君羡的那条谶语 , 应验在我身上 , 太宗明显是杀错了 。 杀张亮却未必是错 , 说不定因此而成就了武周天下 。 ”御史:“这么说 , 张亮是得不到平反了?”武则天:“那也未必 , 或许百年之后 , 有个姓张的得了天下 , 会为他翻案吧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