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时隔10年,莫言出新作《晚熟的人》,能否打破诺奖“魔咒”?

许多作家成名后 , 都没有再写出优秀的作品——大众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迟迟不出新作这些年的观望中 , 忧虑的正是这点 。 八月 , 千呼万唤中 , 莫言的二十万字新作《晚熟的人》一次出版了12篇小说 。 从初稿的创作年份看 , 《澡堂与红床》《左镰》《地主的眼神》《斗士》四篇写于2011-2012年获诺奖之前 , 《等待摩西》《表弟宁塞叶》《诗人普希金》《天下太平》四篇写于2017年左右 , 《晚熟的人》《贼指花》《火把与口哨》《红唇绿嘴》写于2020年上半年 , 《红唇绿嘴》在2020年6月完稿 , 距离小说集出版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
作者:王照
晚熟的人|时隔10年,莫言出新作《晚熟的人》,能否打破诺奖“魔咒”?
文章图片

《晚熟的人》 莫言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从时间的线索中我们能推测出一些事情 , 其实这些事情 , 莫言在《晚熟的人》线上直播发布会中也坦然做了解答 。 2020年 , 距莫言获诺奖已经过去整整八年 , 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已过去整整十年 。 莫言看来 , 诺奖所谓的“魔咒”是一个客观存在 , 大部分作者获奖以后很难再有力作出现 , 客观上的原因是获得诺奖的作家一般都是七老八十了 , 创作巅峰时期已经过去 , 有的人甚至获奖以后没有几年就告别了人世:“我想我能否超越自己 , 能否打破诺奖这个魔咒 , 现在不好判断 , 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 八年以来 , 尽管我发表的作品不多 , 但是还是一直在写作 , 一直在做准备 , 我花费在案头上的准备工作远比我写这本新书的时间要多 。 ”
在最初得奖的几年 , 这位作家确实不可避免地被“凡俗”事物占据 ,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新书介绍中写到 , 截至2016年 , 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 , 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 , 题了几千次字 , 签了几万个名 。 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 , 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 在莫言得奖后 , 我在不同的场合见过、采访过他多次 , 面对什么时候出新作的问题 , 他总是回答 , 正在写 , 会出的 。
【晚熟的人|时隔10年,莫言出新作《晚熟的人》,能否打破诺奖“魔咒”?】莫言在直播中亲自解释“晚熟”一词的意思:晚熟从文学的角度讲 , 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过早的成熟了、定型了、不变化了 , 艺术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 。 每一位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 , 不断超越自己 。 超越自我难度很大 , 所以作家不希望自己过早被定型 , 不希望过早成熟 , 能够保持更长久的艺术创造力 。 如果拿这次莫言《晚熟的人》来看 , 从莫言几十年的创作变化来看 , 他有着令人羡慕的“晚熟”气质 。 这次的12部短篇甚至可以说是通俗易懂 , 哪怕刚接触莫言的读者也不会产生任何阅读障碍 。 对莫言来说 , 这也是“晚熟”的标志之一 。 莫言看来 ,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 , 文学潮流追求现代派 , 西方流行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手法五花八门 , 炫技般轮番展示 , 但是随着创作的慢慢成熟 , 他如今意识到 , 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语言把故事讲好 , 才能够显示出作家真正的成熟 。 然而从创作来讲 , 作家有时可以分为两种 , 一种是出道时作品青涩 , 但随着创作的逐步成熟 , 每一部作品都更上一层楼的“勤奋型”作家 , 另一种是早期作品中就有达到巅峰水平的作品的“天才型作家” , 笔者以为 , 莫言无疑属于后一种 , 从这种角度来看 , 莫言不但不“晚熟” , 还十分“早熟” 。
莫言是个“狡黠”的作家 , 或者说所有优秀的作家都是“狡黠”的 , 你似乎在他的作品中捕捉到了什么 , 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有捕捉到——作家故意在用小说跟你捉迷藏 , 并享受着这种乐趣 。 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 , 《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 。 不同的是 , 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 , 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 , 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 莫言用了个很巧妙的比喻——就像孙悟空与拔下一根毫毛变的分身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