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里看风景|国内疫苗是一门好生意么( 三 )


根据沃森生物专利报告披露 , 沃森生物在初期 , 进行了肺炎球菌多糖与多种载体蛋白的结合工艺比较 , 结果表明:采用90%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重组CRM197作为载体蛋白均可以产生血清型特异免疫 , 其中90%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蛋白的抗体滴度GMT(几何平均滴度)最高 , 所以选择90%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 。
而从各企业结合疫苗的研发轨迹看到 , 载体蛋白质的选择并非比对筛选 , 而是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 , 如默克使用OMPC、辉瑞和诺华使用CRM197、巴斯德使用DT(或TT)、GSKTT(或PD) 。 所以沃森、惠氏/辉瑞公司一样 , 从自身熟悉的路径出发 , 选择载体和结合方式 。
年华里看风景|国内疫苗是一门好生意么
文章图片
2)肺炎结合疫苗耗费时间长 , 多糖的用量需要反复调整 , 后发者在研发上投入的时间不会比先发者更少 , 导致后发者难以具有后发优势 。
因为疫苗的免疫原性 , 除了载体以外 , 还与结合方法、多糖等相关 。 为绕开专利选择不一样的载体 , 决定了其研发过程没有前人可以借鉴 , 结合蛋白和多糖的用量也需要进行反复调整 , 有些亚型的剂量调整可能还会整体疫苗的免疫原性 。
以沃森生物13价肺炎为例:沃森生物在肺炎结合疫苗领域全面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结合蛋白 , 研发过程没有前人可以借鉴 。 从沃森价肺炎疫苗说明书中可以看到 , 13个肺炎球菌多糖有6种含量规格 , 分别是2.50、2.60、2.75、2.85、3.00、3.25和6.00ug , 而辉瑞沛13价的肺炎球菌多糖则只有两种含量规格(2.2和4.5ug) 。
为什么要如此精确调整各型肺炎球菌多糖的含量?背后的原因可能为:多重环节的相互影响 , 使得必须反复调试 , 在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上找到平衡点 , 最终摸索出好的免疫效果 。
沃森13价肺炎多糖和结合蛋白量剂量设置 , 可能是千百次不断试验调整摸索的结果 , 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肺炎结合疫苗耗费时间长 。 除研发过程 , 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如何控制质量都是长期积累和摸索的结果 , 每一家肺炎结合疫苗开发企业都难以逾越 , 使得后发者在研发上投入的时间不会比先发者更少 , 导致后发者难以具有后发优势 。
1.2、肺炎结合疫苗越高价技术难度越大
肺炎结合疫苗存在多糖结合物竞争抗原提呈细胞(APC)效应 , 疫苗价数越高技术难度越大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中的总体免疫原性比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稍低 。 辉瑞将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中的多糖含量与7价肺炎疫苗中相应血清型的多糖含量提高10% , 但仍然在临床研究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免疫原性稍低于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
同时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13个血清型肺炎球菌多糖具有完全不同的多糖重复单元 , 相互影响 , 这使得13价结合疫苗的技术难度远远不只是13个型研究工作的相加,肺炎结合疫苗越高价技术难度越大 。
先发者具有先发优势 。 因为肺炎结合疫苗研发难度高、工艺长后进入者摸索时间不会少于先发者 , 加上覆盖越多血清型时技术难度越大 , 后发者在更高价的me-better产品研发进度上更是无法追赶上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 , 使得在肺炎结合疫苗领域 , 先发者具有明显先发优势 , 产品迭代速度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
我们认为:肺炎结合疫苗不存在绝对的技术壁垒 , 但研发周期长 , 先发者具有明显先发优势 , 后发者没有后发优势 , 具有疫苗结合技术积累的企业 , 在肺炎结合疫苗(PCV)研发上更具有优势 。 理由如下:
1)肺炎结合疫苗(PCV)从技术上拆分 , 每一项技术单独来看都属于成熟技术 , 而难点在于 , 以上每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疫苗免疫原性 , 需要一步步摸索 , 反复校验积累经验;肺炎结合疫苗研发周期长 , 同时 , 后发者难于参考学习先发者经验 , 研发时间不会短于先发者 , 导致后发者没有后发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