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在包拯墓中,学者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八个字


包拯|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在包拯墓中,学者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八个字
文章图片
包拯|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在包拯墓中,学者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八个字
文章图片
包拯|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在包拯墓中,学者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八个字

拯性峭直 , 恶吏苛刻 , 务敦厚 , 虽甚嫉恶 , 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 ——《宋史·列传·卷七十五》
【包拯|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在包拯墓中,学者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八个字】这是《宋史》中关于包拯的评价 。
包拯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 , 有许多清官能吏 , 他们一生信守着自己的诺言 , 为国尽忠 , 为民尽力 。 唐朝就有清官狄仁杰 , 明朝有清官海瑞、况钟 , 宋代则有寇准和包拯 , 那么包拯真的是个清官吗?
从包拯墓的发掘中 , 我们可见一斑 。 提到北宋时期最清明的时代 , 就是宋仁宗时期 , 在宋仁宗登基为帝后 , 选拔了一大批能臣廉吏 , 其中就包括包拯 。 包拯破获了许多重大案件 , 疑难案件 , 当时的百姓对包拯交口称赞 , 评价包拯说:
“关节不到 , 有阎罗包老 。 ”
包拯在北宋时期 , 已经同“阎罗王”并称了 , 可见包拯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 包拯惩治罪犯 , 让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 他的才能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 宋仁宗将其任命为端州知府 , 后来经过王拱辰推荐 , 包拯改任监察御史 。
包拯上书宋仁宗
公元1058年 , 包拯升任右谏议大夫 , 御史中丞 , 当时太子位空缺 。 宋仁宗苦于无子 , 许多官吏前去劝说 , 让宋仁宗早立太子 , 都被宋仁宗给骂了回来 。 而包拯得知消息后 , 还是坚持去劝说皇帝 , 他给皇帝进言说:“皇储事关国本 , 请陛下早立太子 , 以稳国本 。 ”
这番话在宋仁宗看来 , 就好像在骂他生不出儿子 , 宋仁宗问道:“你觉得立谁好呢?”其实这番话就是在将包拯的军 , 包拯说立谁就和谁关系亲近 。 包拯的回答很委婉 , 他说:“我没有考虑该立谁?只是为了国家社稷考虑 。 ”包拯还说了一句重要的话 , 那就是:
“臣年七十 , 且无子 , 非邀福者 。 ”
包拯重申了自己七十多岁 , 也还没有儿子 , 并不是为了抢拥立之功 。 宋仁宗也明白了众臣的心意 , 最终将赵宗实再次立为太子 。 第二年 , 三司使张方平贱卖富人的财物 , 被包拯弹劾;宋祁接任了张方平的职务 , 又被包拯弹劾 。
包拯担任三司使
宋仁宗一看 , 我任命一个三司使 , 你弹劾一个 , 我就把你任命为三司使 。 皇帝的任命下达后 , 欧阳修开包拯玩笑:
“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 , 罚已重矣 , 又贪其富 , 不亦甚乎!”
包拯也知道这个职务不能接 , 接了 , 就好像之前弹劾两任三司使 , 是为了给自己夺官职 。 于是包拯闭门不出 , 不愿意接受任命 。 公元1061年 , 宋仁宗接连下达了三道命令 , 包拯才无奈接任了三司使 。 在三司使任上 , 包拯践行了自己之前的从官理念 , 继续为百姓谋福 , 三司使再也没有被弹劾 。
包拯墓
一年后 , 包拯在枢密院巡查过程中 , 突然重病 。 包拯临终留下遗言:
“后世子孙仕宦 , 有犯赃者 , 不得放归本家 , 死不得葬大茔中 。 ”
包拯去世后 , 他的家人将他安葬在合肥东郊大兴集 。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 合肥二钢厂准备扩建 , 先要由当地考古部门 , 探查扩建范围内的古墓 。 而在扩建范围内 , 就发现了一座古墓 , 考古队员进行了抢救式发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