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经典名作《凉州词》 。 该诗在唐代就广为吟唱或传诵 , 甚至被推为七绝的“压卷”之作 。 但也正是因为该诗流传日久 , 而且版本众多 , 所以出现了很多异文 。
【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关于《凉州词》的异文之争 , 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黄沙” , 讨论通常是在“黄河远上”和“黄沙直上”之间进行 。
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文章图片
较早挑起这个争议是清代的诗论家吴乔 , 他在《围炉诗话》中评论《凉州词》时说:“《唐诗纪事》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 坊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 。 黄河去凉州千里 , 何得为景 , 且‘河’岂可言‘直上白云’耶?”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物候学》中称 , “玉门关”一带的春天终日“黄沙”直上云霄 , 因此他认为“黄河”是被后人改动的 。 地质学家尹赞勋也在《科学报》上发表文章 ,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实地考察断定 , 应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 而非“黄河远上白云间” 。 他说 , 《凉州词》所涉及的地理范围 , 东起武威 , 西至敦煌 , 全线约一千公里 。 那里时常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 这种“风沙帐”符合“黄沙直上”的景象 。
也就是说 , 如果汉朝时西北地区就有龙卷风和沙尘暴 , 唐朝也有的话 , 有河就有水 , 有水就有草木 , 人们就不用“怨杨柳”了 。
那么 , “黄河”与“黄沙”之争的要害在哪里呢?
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文章图片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不是非常壮美?确实壮美 。 “黄河远上”比“黄沙直上”富于美感 , 是显而易见的 , 根本无须论证 。 “黄河远上”之所以广为流行 , 应该主要就是因为它的“壮美” , 因为美的东西更容易被人接受 。 但也正是因为“壮美” , “黄河”更应该被否定 。 为什么?因为“壮美”违背了《凉州词》的旨归 。 试想一下:既然边塞那样“壮美” , 为什么还要“怨”呢?应该天天坐在戍楼上欣赏那令人感到震撼、激发豪情的“壮美”的景色才是啊!面对那么壮观的美景 , 又是“怨”杨柳(《折杨柳》曲 , 委婉缠绵) , 又是“怨”春光 , 这样的“羌笛”不是很奇怪吗?
《凉州词》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 主旨是为了表达戍边之苦、思归之切 。 那些年轻的戍卒 , 抛妇别雏 , 背井离乡 , 来到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荒凉之地 , 高寒难耐 , 生活孤苦 , 故乡渺渺 , 音信皆无 , 而回归之日遥遥无期 , 甚至生还的希望都很渺茫 。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且不说塞外的气候常态原本就是荒凉的 , 加之可能水土不服 , 即使偶尔出现壮美的自然景观 , 也不会在戍人心里产生美感 。 作为诗人 , 当然应该会之于心、形之于文 。 为了表达戍卒们凄苦、绝望的心情 , 诗人通常都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营造出一种凄凉、肃杀的氛围 。 很显然 , “黄河远上”与这样的要求南辕北辙 , 而“黄沙直上”恰恰是与旨归契合的 。 大漠戈壁 , 黄沙满地 , 狂风一刮 , 尘土飞扬 , 遮天蔽日 , 直上云霄 , 那种因“飓母”而成的“通天风柱” , 不就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吗?这样的景象不仅符合当地的地理气候 , 而且为“怨”的产生作好了铺垫 。 “黄沙”与“孤城”前后呼应 , 相辅相成 。 而“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美和“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凄凉却相互抵牾 。
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文章图片
其实 , 即使抛开各种考量 , 单就视觉冲击力而言 , “黄沙直上”也不输于“黄河远上” 。 “黄河远上”是壮美 , 在黄河中下游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黄沙直上”是奇异 , 这是只属于塞外的异域景象 。 对于关内的唐人来说 , “黄沙直上”可能更加引人入胜 , 也更令人感到震撼 。
“黄河”派喜欢拿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作比 , 其实《将进酒》和《凉州词》的意境完全不同 。 《将进酒》是豪迈的 , 李白就是想营造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欢畅氛围 , 这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当然契合;而《凉州词》是哀怨的 , 王之涣是想描述“春光不度玉门关”的凄凉景象 , 这与“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美显然不匹配 。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也可以作为印证“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意象 。
那么 , 原作“黄沙直上”为何变成了“黄河远上”?直接的原因应该是传抄中的误识 。 “沙”和“河”的草书非常相像 , 单看一个字 , 纵是书法家 , 也难以一眼认定 , 甚至也会认错 。 当这个形体的草字与“黄”字连在一起的时候 ,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黄河” , 因为人们对“黄河”比对“黄沙”要熟悉得多 。 而“黄河”之所以大行于世 , 应该也与这样的认知有关 。 但深层次的原因 , 恐怕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并融入诗的意境中去 。 对于享乐京城、偶到塞外的游侠来说 , 紫骝战马是壮的 , 大漠孤烟是美的 , 而对于“皆共尘沙老”的戍卒和“明月照流黄”的少妇来说 , 肯定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 。 旅人不知边人苦 , “矜夸”塞外风光妍——能从《凉州词》中读出“壮美” , 可能就是出于“游人”的心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