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回乡探亲,路上与车夫闲聊,快到家时才发现原来是父亲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路上与车夫闲聊,快到家时才发现原来是父亲】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路上与车夫闲聊,快到家时才发现原来是父亲
文章图片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路上与车夫闲聊,快到家时才发现原来是父亲
文章图片
|开国少将回乡探亲,路上与车夫闲聊,快到家时才发现原来是父亲
文章图片
引言一个人的面貌从出生到年老 , 会经历很大的变化 , 而这些变化往往跟这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 。 但是人们往往都会说 , 不管孩子长到多大 , 父母都会认得自己的孩子 , 这是源自于血脉之间的亲近关系 。 但是在特殊的年代 , 由于战争的爆发 , 使得很多人流离失所 , 离开自己的父母 , 还有很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 , 离家从军 , 一走就是几十年 , 故乡似乎成了一个永远都回不去的地方 。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 , 他为了保卫祖国少年离家 , 20年后再回故乡 , 连自己的父亲都没有认出来他 。
正文1923年 , 王扶之出生在陕西省子洲县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农家 , 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 , 父亲只能靠给别人家做长工挣钱养活他 , 后来他大了 , 也去给有钱人家放羊贴补家用 。 但是父亲还是觉得孩子得有点文化 , 最起码得认点字 , 所以父亲求人让王扶之到私塾去上了三个月的学 , 打下了一点文化基础 , 这也对他以后的从军之路有了一些帮助 。
长到了12岁 , 王扶之发现陕北刘志丹带领的红军是真正帮助老百姓的军队 , 能救百姓于水火 , 所以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 , 他也如愿成为了一名小红军战士 。 在1936年 , 当时只是14岁的王扶之说自己已经十六七岁了 , 成功转入中国共产党 。
加入了红军之后的王扶之参与了多个时期的战役 , 表现英勇无比 , 还先后几次经历了几次战场上的危难时刻 , 多次荣获战功 。 尤其在一次战争中 , 王扶之正在山洞里研究战况 , 因为敌军的炸弹爆炸导致山洞垮塌 , 王扶之等多名战士被埋 , 一天一夜都没有被救出来 , 正当已经绝望了的时候 , 终于被我军工兵部队的战士援救了出来 。 颇有一种传奇色彩的是 , 当时工兵部队的救援人员是根据从塌方土堆里飞出的苍蝇的方位判断出王扶之他们被掩埋的位置 , 才准确的实施了救援的 。
然而 , 在王扶之身上的传奇故事还有一个 , 让人听了后又感叹又无奈 。 1955年 , 王扶之离开家已经20年了 , 他对家乡对亲人有着深深的思念 , 于是他打报告申请回家探亲 。 待报告通过后 , 他迫不及待的走上了返乡之路 。 陕北的路本就不好走 , 快走到村口的时候 , 王扶之遇见一个车夫 , 他看见王扶之一身军装 , 还以为是部队的大领导来下乡了 , 就邀请他上自己的车上 , 拉他一段 。 王扶之看见热情的老乡 , 也没有拒绝 , 就上车了 , 两人一路聊着一路笑着 , 王扶之给他讲部队的故事 , 老车夫给他讲地方上的变化 , 两人聊的十分投缘 。 老车夫说 , 自己的儿子20年前也去当兵了 , 但是至今没有音信 , 不知生死 。 王扶之听到这了 , 心头一紧 , 才仔细看了看老车夫 , 又问了很多老车夫和其儿子的详细信息 , 最终才确认 , 老车夫就是自己20年没见的父亲 。 相认后父子二人喜极而泣 , 紧紧拥抱 。
按理来说 , 20年不见 , 从面貌上应该能够看出个七八分的 , 但是当时的环境与如今不同 。 王扶之少年离家 , 20年后已经人到中年 , 加上常年征战 , 容貌跟12岁离家时肯定差别很大 。 老父亲常年风吹日晒 , 生活苦困 , 日日辛苦劳作 , 年老了也一定是相当瘦弱的 , 所以父子二人相见之初没能相识在那个年代 , 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遍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