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李迅雷:全球化可逆吗( 二 )
在全球步入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 , 全球化的模式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 例如 , 过去的全球化形式主要体现为人口和货物在全球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 当进入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时代后 , 我认为不仅全球化的模式在发生变化 , 而且全球化的速度也更快了 。
例如 , 最近大家热议的TikTok在美国可能被禁一事 , 从本质上看 , 它确实反映了美方在“去中国化” , 但从另一个侧面看 , 这家母公司在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的扩张能力确实非常强大 , 其APP下载数量长期名列全球第一、二的水平 。 这说明在数字时代 , 互联网或高科技企业要实现全球化的路比传统企业宽几百倍 。
例如 , 美国的谷歌、英特尔、亚马逊等 , 中国的腾讯、阿里、华为等 , 都在很短的时间里扩大了其全球业务;相比之下 , 全球500强中很多中国传统企业 , 其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几乎可以忽略 。
同时 , 我们也应该看到 , 尽管美国从不少国际性组织中“退群” , 同时也限制移民 ,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逆全球化” , 而是试图建立一个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全球化秩序 。 同样 , 它排挤中国的行为 , 也是为了确保其全球的霸主地位 , 不意味着它不想搞全球化 , 事实上 , 美国仍然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全球化的国家 , 也是全球化最大的得益者 。
内循环为主体与全球化并不矛盾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内循环 , 我发现在热议过程中存在不少“误读” , 如有观点认为 , 内循环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回到改革开放之前;还有观点认为 , 内循环就是必然要刺激内需 , 刺激内需则靠政府加杠杆等举措 。
我认为 , 内循环为主体 , 应该更多是要改善“供给端” ,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 因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必须提升 , 中低端的供给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 , 因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 关键是高端的供给能力偏弱 。
例如 , 我国是全球原油和芯片进口第一大国 , 这些年来 , 芯片的进口额一直超过原油 。 由于原油的供给是多家竞争的 , 中国不用特别担心;而芯片的供给商具有一定垄断性 , 一旦断供 , 中国的内外循环都难以开展 。
因此 , 无论是“一带一路”、自贸区试点、自由港建设 , 还是举办进博会、提出“六稳”(其中就有稳外贸、稳外资)等 , 无不体现出我国一直在为“外循环”的畅通和扩大而努力 。 200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64% , 之后缓慢下降 , 如今已降至30%左右 , 加工贸易的占比也在下降 , 即“两头在外 , 大进大出”的外循环现象在减弱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提升 。
因此 , “内循环为主体”事实上已经成为趋势 , 这些年来 , 我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 , 既加大力度引进外资 , 又加强合作输出资本 ,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 。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 ,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 外循环的规模越大 , 越落后的地区 , 外循环的规模越小 。 例如 , 目前全球主要有三大供应链 , 其主体分别为美国、德国和中国 。 因此 , 面对美国的“去中国化”思潮 , 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 , 更加与国际惯例接轨 , 建立更多的区域性经济联盟 , 如可以参照美墨西加自由贸易协定 , 建立中日韩自贸区 , 推进中欧、中英之间的BIT谈判等 。
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 , 恐怕是未来全球化的大趋势 , 中国应该加大与全球各经济组织进行经贸规则谈判的步伐 , 唯有规则一致 , 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和海外金融资本投资中国 , 同时把全球的人才和技术吸引到中国来 。 彼此融入度越高 , “脱钩”难度就越大 。
2020年是5G手机普及加速及商用化落地的技术“拐点之年” , 5G技术的落地加速了其在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和推广 , 而且 , 中国在5G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 , 可以借5G技术在全球的推广 , 使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 。
从这些年来美国对中国企业所采取的各种制裁、惩罚或限制案例看 , 受害的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 说明民营企业不仅是国内GDP的主要贡献者 , 也是我国推动企业全球化的主力 。 为此 , 我国需要给民企方方面面的支持 , 鼓励民企在全球业务推进过程中做强做优 。
总之 , 我们应该从更宏观和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待全球化这一趋势 , 从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和数字化时代全球化模式演变的角度来认识全球化的不可逆性 。 在经历了二战后长达75年的和平之后 , 全球化下的分工协作已经非常细了 , 几乎没有一张白纸可以重画蓝图 , 也就是说 , 可以选择的路越来越少了 , 全球化是大趋势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风物长宜放眼量 。
(作者系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 。
【全球化|李迅雷:全球化可逆吗】文章作者
推荐阅读
- 广昌|郭广昌谈复星全球化:都说我们失败了 其实我们有很多成功
- 高通|高通参展2020服贸会:5G时代为中国企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全球化发展提供服务
- 全球化|APUS开放业务、数据等5大中台能力 助力中国互联网加速全球化进程
- 网络应用|迅雷Q2净亏损1178万美元 用户数量降至390万
- #新浪科技#迅雷第二季度营收4430万美元 环比下滑8.3%新浪科技2020-08-25 20:16:050阅
- 全球化|DeNA中国COO李瑁接任CEO 全球化战略再提速
- 消息资讯|DeNA中国COO李瑁接任CEO 全球化战略再增速
- 移动互联网|世界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是如何走向全球化的?
- 消息资讯|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全员信:未来聚焦开放、技术和全球化
- Verge|美“清洁网络”计划令人忧 外媒:破坏互联网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