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共传播|特里·伊格尔顿 |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特里·伊格尔顿 |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北大公共传播|特里·伊格尔顿 |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本文插图

【北大公共传播|特里·伊格尔顿 |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 当代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 。
关于客体 , 可以这样认为:客体既是实体存在的主要形式 , 同时又颇为难于察觉 。 首先 , 客体具有其暂存性——当我们对某一事物进行思索之时 , 我们所见的事实仅仅是一种快速摄影的图像或某种暂时过程的瞬间凝固 , 这便构成了该客体的真实本质 。
我们处理事物时喜欢把它们按时间切割成一块块横截面 , 把客体与构成其基础的暂存性撕裂开来 , 把它们雕凿成便于把握的共时性的条条块块 。 如果在时间上的真实情况是这样 , 那么人们对空间的处理也如出一辙:除非我们以某个“世界”为背景 , 除非我们已粗略地了解了某一套互为交织的功能与位置 , 否则就没有任何客体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 。
正是这种以视角与关系构成的网络系统 , 纵横交织 , 深入到了事物的核心 , 从而成为判定和理解事物的真正基础 。 “世界” 正是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从来就不可能单纯地存在某种客体任何一点亟待理解的个别现实 , 都必须由一张巨大而纵横交织的要素之网包罗起来 , 都大致包含在这张网里 , 或者说(我们改变一下网的比喻) , 都必须以从未完全为我们的目光所确定的某种视野为背景 。
世界并非是某种存在于空间的客体 , 这与它所包容的那些事物不同 , 人类的实践将它算计来算计去 , 使它绵延至今;这就是为什么对现象学而言 , 谈论 “外部 ”世界是件奇怪之事 , 因为这似乎是说 , 原先就可能一直存在着一个没有人类(组织和支撑)的世界 。 但这种能够把握任何一种特殊事物的实证式的语境 , 其本身却永远是个难解之审美意识形态之谜 , 它像事物自身的前进运动一样 , 渐渐地消解于不确定之中 。
这就导致了这种情况:我们在观察事物之时 , 不是直接地正视事物 , 而只是斜睨一眼而已 。 我们从来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 因为事物一离开我们的视线便失却了踪迹 , 这意味着在任何实际的视野之外 , 还存在着一种无限可能的联系 。 我们能看见某一事物是因为它显现于我们面前;然而 , 原先促成这种显现的那些东西我们通常都看不到 。
我们所感受到的那些事物是如何出现、如何诉诸我们的理解力的?虽然我们所见所接触的客体都固有一种易于理解的特性 , 但由于这种特性并非是诸如颜色或音量那样的物质特性 , 因此我们无法轻易地对它加以认定;但是 , 事物究竟是如何为我们所认识 , 又何以显得非常便于把握呢 , 若简单地对事物加以判定 , 我们就抹掉了认识活动的神秘性 。 确实 , 事物对于我们不仅显得便于把握 , 而且还易于理解 , 至少是潜在性的 , 这就是说 , 人们可能想象得到 , 我们所把握的事物未必就是事物的实际 。
倘使这世界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波兰科幻小说家 S莱马的《太阳系》中深不可测的海洋那样一片漆黑 , 以致我们的话语和理解力都无能为力 , 那么事情将会怎样呢?倘若客体皆非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有规律的事物 , 而是被某种无法沟通的鸿沟与我们分隔开来的现象 , 那么又将如何?这究竟是一种闲极无聊的推测抑或只是因为我们患了某种健忘症的结果呢?这种健忘症使我们忘记了 , 我们曾经令人惊讶地对现实进行了直截了当的把握 , 曾经在事实上对现实世界作了井井有条的处理 。
北大公共传播|特里·伊格尔顿 |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本文插图

对于这种事实究竟应如何解释呢?由于这类知识关系到我们生存的重大问题 ,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假如我们无法弄懂这个世界 , 那么我们是否就不该在此费神去琢磨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