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作词人林夕改《约定》歌词支持“汉奸”罗冠聪,香港网友:眼盲心更盲
正被通缉的“乱港头目”罗冠聪,近日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人在英国,心系香港”,这一说法还得到了香港作词人林夕的回应,7日,林夕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更改歌曲《约定》的歌词,称“还记得当天抗争多难捱”、“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文末还带上了罗冠聪的话题,并配图“约定”。对此,有香港网友表示,“以扭曲事实的心写出的歌词”,“他为什么不写暴徒的恶性,眼盲心更盲,他要歌颂暴力。”
文章图片
林夕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林夕原名梁伟文,1961年生于香港,为香港知名文字工作者,尤以填词人及多媒体创作人身份为人熟悉,是香港乐坛创作作品最多的填词人之一。
至于罗冠聪,他于6月30日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前连夜乘飞机逃往英国伦敦,此后他与前港督彭定康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见面,并扬言将继续在国外从事乱港活动。
文章图片
罗冠聪资料图(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7月31日,港警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名,正式向罗冠聪等6名潜逃海外的乱港分子发布了通缉令。当晚,罗冠聪在脸书上宣布“正式与亲人断绝关系,不再往来”,他还宣称,“我们的罪名,只是太爱香港。”
随后不久,罗冠聪本月7日改编了林夕填词的歌曲《约定》,称“还记得家中晚餐的脸庞,还留着告别如今的脉膊,就算我与你分离,不愿舍弃,待那天微笑,我亦会一起”,帖子末尾带上了“林夕”、“尊重作者”的话题。
8月7日,林夕在社交媒体与罗冠聪隔空“对唱”,并上传一张用毛笔写着“约定”两字的照片,他再次更改《约定》歌词,称“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就算你去国胸怀,不敌天气,你的亲人都可认得你。”
文章图片
林夕在instagram上传的照片(图片来源:港媒)对于两人的对话,有香港网友在港媒评论区留言表示,“以扭曲事实的心写出的歌词”,“他为什么不写暴徒的恶性,眼盲心更盲,他要歌颂暴力。”
文章图片
还有网友称林夕“有才无品,典范。”
文章图片
延伸阅读:这位汉奸六亲不认!乱港分子罗冠聪与亲人断绝关系7月31日晚,香港警方正式通缉罗冠聪等6名逃亡海外的乱港分子。今天凌晨,罗冠聪在其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感到失落、无奈和恐惧,并宣布从此与亲人断绝关系。对此,有网友讽刺称,真是做汉奸做到六亲不认了。
继29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首次采取行动,拘捕了钟翰林等4名乱港分子后,又首度发出通缉令,通缉6名流亡海外的乱港分子罗冠聪、陈家驹、刘康、郑文杰、朱牧民及黄台仰。6人分别涉嫌煽动分裂国家、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
今天凌晨,罗冠聪在其社交媒体发文称,对于被通缉的现状感到失望、无奈和恐惧。并表示自己在离港的一刹那已准备流亡海外,离港后已没有再联络亲人,在此也正式与他们断绝关系,不再往来。
对于罗冠聪的言论,有网友讽刺称,“真是做汉奸做到六亲不认了。”有网友表示,“还是认贼作父比较适合。”还有网友直斥,“这就是做汉奸的下场。”
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注意到,香港国安法生效前,不少乱港分子纷纷抛弃他们所谓的“手足”,潜逃海外继续“播独”。上个月才披露自己身在英国伦敦的罗冠聪,更是“独”性不改,接连与多名外国政客见面,不断唱衰香港。与不断插手香港事务的“末代港督”彭定康见面“拍马屁”后,上月21日罗冠聪又与到访英国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单独会面,继续向美国摇尾乞怜求制裁。
知名港澳专家陈冰对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表示,罗冠聪到达伦敦,意味着弃子生活的开始,一枚遗弃的棋子。他到英国没了平台,没了听众,自然也就没了利用价值,悲情地叫几声后便需要面对生存的严峻现实。正如他已经感受到将面临的是“未知的未来”。他可能向香港眺望,但他知道再也回不到东方之珠了,香港国安法牢牢守护着繁荣与稳定之门,他这样的“四类分子”是回头无门的。在异国他乡,他会感到“二等移民”的种种苦酸,艰难行走在流亡的漫漫长路上。
(_原始标题:林夕改《约定》歌词支持罗冠聪 香港网友:眼盲心更盲)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 环球网 北京日报客户端 长安街知事
标题:【推荐|作词人林夕改《约定》歌词支持“汉奸”罗冠聪,香港网友:眼盲心更盲】流程编辑:TF020
推荐阅读
- 剑与远征秘宝峡湾第二关怎么过?剑与远征秘宝峡湾第二关阵容推荐攻略心得
- 长江清漂员:半天装近5吨垃圾 动作每天重复上千次
- 珠海生活资讯交流|推动琴澳旅游合作, 大横琴文旅展示中心18日在横琴口岸正式开放
- EVE萌新300问之1:换白蛋要怎么操作?
- 推荐|沈阳一门市发生爆炸,系正在营业的包子铺,有消防队员受伤
- 推荐|北京丰台一处自来水井发生“井喷”,多方联动,不到一小时修好
- 中超第5轮最差11人:国安上港让人失望,热内西奥毫无作为
- 游泳|“土豪”操作?迪拜一公司工作人员给游泳池放冰块
- 企业工会|防止大规模裁员,德国工会提议:推行每周4天工作制
- |美国封禁TikTok,外交部再作回应:国家安全成美国找事的“万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