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网|你知道吗,防腐剂的这些“委屈”( 二 )


比如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 , 虽然天然存在于蓝莓、蔓越莓中 , 但它的防腐性仅限于特定的酸性环境 , 因此国家标准限定它只能用于某些果汁饮料 。
不含防腐剂才靠谱?
零添加未必更健康

不少食品向消费者暗示“品质保证”时 , 都喜欢贴上“防腐剂零添加”的标签 。 调查显示 , 大约90%的人对这种暗示与保证表示了好感 。
“是否添加防腐剂并非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唯一标准 。 ”曹雁平解释说 , 有些食品如罐头、食盐等 , 其加工工艺或本身性质就可以保障储存期内不会因微生物繁殖而变质 , 所以不需要用防腐剂来保质 。
这些不需防腐剂保质的产品虽然自带“不变质”的光环 , 但情况其实各不相同:
高糖、高盐、缺水的环境 , 本身不适合微生物生存 。 比如蜂蜜 , 成分除了葡萄糖就是果糖 , 水分很少 。 细菌到了这样的环境 , 只能大量失水干死 , 所以不需要任何防腐剂也能轻松保存2年以上 。
有的食物已被“好微生物”占领 , “坏微生物”进不来 。 比如酸奶 , 因为通过发酵充满了乳酸菌 , 别的菌种根本无法在这样的环境里“安营扎寨” 。
食物已经过灭菌处理 。 比如经超高温灭菌(UHT)处理过的牛奶 。 这种牛奶包装前要在135℃以上的环境下保持1-2秒 , 可以杀死几乎所有微生物 , 所以保存1年都没问题 。 不过 , 这样做会影响牛奶的口味和营养 。
“与这些根本无须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不同 , 有些刻意以‘纯天然’面目示人的食品 , 其实并不一定安全 ,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食品可能更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 。 ”
曹雁平强调说 , “不含防腐剂”不应该是人们优先购买某种产品的理由 。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 , 还是要科学对待、理性辨识 , 不要迷信所谓的“零添加” 。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采访人员/李建
编辑/孙燕颖
监制/何永鹏田珍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