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C5+”:中亚重返世界版图的公式( 二 )


区域离心力
但在第一次令人愉悦的睦邻表现之后 , 该地区国家开始遇到首批问题 。在经历10年的分裂之后 , 将该区域恢复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并非易事 。中亚思维和以“五国集团”形式共事能力的缺失影响了合作效果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一群刚开始为同一支球队效力、在球场上还未建立互动的球员 。
该地区国家继续以双边形式进行沟通仿佛更为容易 。这种形式也更具倾向性 , 因为垂直的个人化国家体系是每个中亚国家的特点 , 其对话形式侧重于国家元首之间的个人关系 。但历史证明 , 这对于该地区合作来说 , 基础太不牢靠 。
因此 , 双边关系的现状继续给区域合作带来压力 。政治精英们因为双边层面的争端而忽视区域议程也十分正常 。例如 , 土库曼斯坦总统因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冲突缺席首届中亚国家首脑峰会 。而原定于2019年3月在塔什干举行的第二届峰会 , 也多次被无限期推迟 。
原因之一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边境局势升级 , 以及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过境冲突 。有意思的是 , 五国元首尚未正式会面 , 因为哈萨克总统托卡耶夫错过了在塔什干举行的会议 , 取而代之的前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虽然后者在会议上受到了足够多的重视 , 但他没有签署文件的法律权力 。
围绕乌兹别克斯坦和欧亚经济联盟展开的长篇故事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从形式上看 , 塔什干加入该组织的可能性不违背中亚对话进程 。然而 , 这与莫斯科在2005年企图用自己的欧亚议程取代中亚地区议程的行为非常相似 。乌兹别克斯坦全面加入欧亚经济联盟 , 将使该地区参与到宏观区域政治进程之中 , 使中亚力量再次被置于次要地位 。
所有这些问题使区域合作的实质沦为意向声明 。但目前还没有谈到任何实质内容 。区域交流的形式还没有找到稳定的节奏 , 也没有明确的中期行动计划 。因此 , 尽管官方言辞友好 , 但政治精英们远未自认为是整个地区的代表 。他们仍然难以开始共同行动 , 双边关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不仅偶尔升级 , 而且阻碍了地区级别的接触 。因此 , 恢复该地区认同的进程停滞不前 。
另一个事实也清楚表明了区域议程在边缘徘徊 。自冠状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 , 该地区各国举行了多次双边磋商 , 并参加了各种宏观区域平台(独联体、突厥语联盟)的在线会议 。然而 , 它们从未在中亚五国集团的框架内组织过相关会议 。
以C5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振兴区域对话的有效性取决于对上述挑战的解决方式 。中亚国家政治精英们越以“五国集团”形式与第三国建立关系 , 在本地区的国家社会层面建立越多的联系 , 2017年启动的一体化进程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用体育术语来表示 , 这种形式将有助于区域内国家在球场上配合默契、相互理解 。
在这方面 , 专门针对中亚或在该地区组建的平台的作用正在增加 。因此 , “C5”或“C5+……”的模式结构应成为本地区各国相互合作和对外合作的典范 。这种形式的定期接触 , 将使政治家们能够将地区思维融入到国家层面 。
同时 , 也要警惕各种该地区所有国家都喜欢的制度化的诱惑 , 或形成一个注定失败、虚假的一体化机制 。应着重强调各级协商平台(国家元首、部委负责人、社会层面)的功能 。这些平台的有效性将降低双边关系在区域合作进程中的作用 。此外 , 从长远来看 , 它们本身也可以成为解决该地区各国之间最尖锐问题的场所 。
然而 ,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议程是否变得更有内涵 , 是否侧重于发展具体的长期区域项目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今年将举行/取消的第三次国家元首峰会 。然而 , 像过去一样 , 举行会议这一事实本身就不再被认为是成功的——与会者的组成和最终协议的具体性十分重要 。
而“C5+”模式将巩固五国集团之间的合作习惯 , 并提供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同步其行动的机会 。对于外部参与者来说 , 这种形式将成为该地区统一、需要将其作为一个统一地缘政治空间来建立关系的信号 。


推荐阅读